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媒体解读:鲁网解读《莱芜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1137120249441662XL/2023-6409748
区农业农村局
2023-08-19

媒体解读:鲁网解读《莱芜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image.png

image.png

鲁网8月18日讯 日前,莱芜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莱芜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打造鲁中预制菜产业高地,力争到2025年,莱芜区预制菜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50亿元的预制菜产业规模,打造一批装备技术先进、品牌效应凸显、示范带动力强的预制菜产业集群。

  首次入规,分3年给予最高60万元奖励

  《意见》称,创建预制菜产业园。聚焦培育粮油食品、高效畜牧、精致果蔬、名品三辣等食用农产品产业集群,创新实施产业链培育计划,放大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规划建设莱芜区预制菜产业园。

  壮大预制菜企业。健全高成长性预制菜企业激励机制,对成功认定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预制菜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对由规下首次升为规上的预制菜企业,分3年给予最高60万元的奖励。择优推荐预制菜企业争创市预制菜优秀企业,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组建预制菜行业协会。积极引导“菜篮子”基地、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餐饮企业、电商企业、研发机构等各类主体,牵头或联合上下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科研院所、农资经营主体等,组建预制菜行业协会。

  “菜篮子”保供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助

  建设预制菜优质原料生产基地。鼓励预制菜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基地等多种方式,稳定原料供应,保障质量品质。支持打造“菜篮子”保供基地,对单个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评选认定国家、省、市三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25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基地)积极评选认定,每个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村级农产品基地新建项目,按照每村30万元-50万元的标准给予扶持。

  优化预制菜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支持拥有自建自采基地的预制菜企业申请加入“菜篮子”直通车配送队伍,按照每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不高于购车款的50%、不超过8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搭建预制菜科研平台。支持预制菜头部企业领衔申报省级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对新获批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的预制菜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资金扶持。

  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的预制菜项目,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奖补

  加大预制菜产业双招双引力度。对年实际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的预制菜项目,按照实际新增投资额的1%比例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补,奖补资金由省、市、区县按照5:3:2的比例分担;对年实际新增投资3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按照实际新增投资额的1%比例给予奖补,奖补资金由市、区按照8:2的比例分担。

  加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落实预制食品生产标准,强化预制菜“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健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从生产源头管控食材质量,对上年度获得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对每个产品给予相应奖励。

  支持预制菜品牌创建。加强预制菜产业品牌营销拓展,积极开展预制菜企业和产品品牌创建,纳入“嬴味莱”公用品牌范围一体打造,鼓励预制菜企业参与“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评选,争创全国农业精品品牌、省知名企业产品品牌、省预制菜“十大品牌”,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奖项评选。对新成功入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预制菜品牌主体,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评为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给予奖励。

  创新完善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打造预制菜产业链。对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产业项目,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引导基金优先给予支持。建立预制菜产业项目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引导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有针对性开发金融产品,着力改善预制菜产业金融生态。

  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加强预制菜行业人才智力支撑,落实人才“双30条”等相关支持政策。加强农业技能人才培育,将预制菜企业或行业协会人员培训列入全区高素质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范围,积极引导预制菜企业或行业协会人员参与职称评选。(通讯员 刘芬)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