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莱芜区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1979年,国务院部署开展全国土壤二普工作,历时5年基本完成主体工作,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肥力、理化性状、生产性能等,建立了我国土壤分类系统,摸清了中国中低产田的比例、分布以及主要障碍类型,为40多年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耕地开垦、科学施肥、农业区划、土壤科学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如今,距离土壤二普已经过去40多年,我国农作物产量不断提升,保障了14亿人的食物的同时,也给耕地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中国土壤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加重。以镉为例,中国土壤中的镉主要来自因燃煤、冶金等原因进入大气的镉的沉降和动物源有机肥。有研究指出,按照中国外源镉进入0-20厘米耕层的速度,大约到2059年,土壤中的镉含量就会高于当前的中国国家标准上限0.3mg/kg。镉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很长,且肾和肝是其靶器官。2013年我国开始严格管理含锌养殖饲料添加剂的含镉量,目前污染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土壤的快速酸化。有研究发现,1990—2010年,中国农田土壤pH值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在自然条件下,土壤pH值每下降1个单位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土壤的快速酸化主要是酸雨和农业生产大量化肥投入所导致。土壤酸化会增加作物对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三)土壤的有机质变化。土壤有机质是耕地地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基于“二普”数据估算的中国农田20世纪80年代20厘米深度有机碳库基本处于每公顷26.6—32.5吨之间。事实上,几十年来随着秸秆还田、免耕少耕技术推广和有机肥施用,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全国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较“二普”时期显著提高。
中国土壤急剧的变化,使得原来的数据,渐渐不能完全反映当前土壤的质量实况,一场新的普查亟待开始。耕地之外,园地、草地、林地等,同样在40多年中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经历了生态破坏到生态修复的历程,这些,也都是三普所需要查清楚的。
二、决策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建发〔2022〕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山东省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鲁政发〔2022〕5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济南市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济政发〔2022〕7号)等有关要求,结合莱芜区实际编制本通知。
三、出台目的
一是进一步完善莱芜区土壤基础数据,构建土壤数据库,切实为开展数据整理审核、分析研究和成果汇总等工作夯实数据基础。
二是进一步查清莱芜区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退化与障碍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情况。
四、重要举措
(一) 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区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研究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土壤普查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协调。各街道(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相关工作。
(二) 加强资金保障。按照省通知要求,第三次土壤普查经费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分担。区政府根据普查任务需要,将普查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监督,按时拨付,确保实施方案编制、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专项调查、技术培训、专家指导、数据分析和成果汇总等经费足额落实到位。
(三) 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专业技术服务体系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加强业务技术支撑,配强工作力量,强化质量控制,完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制度,做好数据保密,按照要求及时准确报送普查数据,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土壤普查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积极配合。
五、时间安排
普查时间为2023年至2025年。2023 年,全区开展动员部署,健全工作机制,培训技术队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2023一2024 年,依据统一布设样点,组织开展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分级分类分层次开展技术实训指导、质量控制,建设土壤普查数据库和样品库。其中,2024 年 7月底前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工作,8 月底前完成全部内业测试化验任务,按要求实时在线填报数据信息。2025 年,组织开展土壤基础数据、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土壤利用数据的审核、汇总和分析等工作,编制完成耕地质量报告、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以及盐碱地、连作障碍、次生盐渍化耕地改良利用等专项报告,全面总结普查工作。
六、民众如何参与三普
积极关注土壤普查的相关信息,了解土壤普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自发为土壤普查工作宣传;偶遇外业调查,可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样点周边相关信息等。
七、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
具体联系人:陈强
咨询电话:0531-76113619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