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张华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莱芜区第三次土壤普查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张华,女,汉族,中共党员,1996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农业土壤肥料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推广工作。曾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星火奖、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和莱芜市科技进步奖等9项,在国家级、省级农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编写著作1部,参与编写著作1部,申报实用新型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
张华表示,第三次土壤普查是时隔40年后,再一次对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对全面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张华:第三次土壤普查以完善与校核补充土壤类型为基础,以土壤理化性状普查为重点,更新和完善全国土壤基础数据,构建土壤数据库和样品库,开展数据整理审核、分析和成果汇总。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障碍退化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后备耕地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
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会形成哪些成果?
张华:一是数据成果。全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土壤退化与障碍因子,特色农产品区域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面积数据等。二是图件成果。全国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耕地酸化、盐碱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三是文字成果。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报告,东北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等耕地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等。四是数据库成果。土壤性状数据库、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五是样品库成果。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等。
问:土壤普查和土地调查有什么不同?
张华:一是范围不同。土壤三普对象是全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中突出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潜力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国土三调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二是目的不同。土壤三普目的是查明全国土壤类型及分布,全面查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等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壤的“全面体检”。国土三调目的是全面查清某一时间节点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基础数据。三是内容不同。土壤三普是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土壤类型、土壤立地条件、土壤利用情况等的普查。国土三调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等的调查。四是方法不同。土壤三普是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分层土样,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状等,是三维立体式调查。国土三调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类型图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实地调查核实变化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是二维平面式调查。
土壤三普与国土三调相互衔接,土壤三普需要用国土三调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来编制工作底图,土壤三普成果可推动土地利用类型布局的优化,为确定特色农产品规划布局、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治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政策解读机构: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具体联系人:张华
咨询电话:0531-66676258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