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局长卞性善解读《莱芜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
字号:
大 中 小



卞性善,济南市莱芜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工作分工:主持交通运输局全面工作
问:《莱芜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的起草背景及必要性是什么?
答: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络的基础部分,是直接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的基础设施,是公路经济最终得以形成的关键环节。目前,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基本沿用多年前的体制机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村公路工作的要求。
一是制定《办法》是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形势的需要。公路作为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总目标的基石,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管养问题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口。截至去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96.044公里,农村公路呈现出规模大、分布广、管养任务重的特点,面对农村公路目前面临的建管养责任不十分明确、建设养护资金相对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对农村公路部分关键问题予以进一步界定、明确和规范,全面促进农村公路工作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切实提升农村公路的建管养水平。
二是制定《办法》是完善农村公路体制机制的需要。建立统一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人员配备、落实经费,是做好全区农村公路工作的组织保障。全区农村公路的日常巡查、小修保养、路面保洁、路肩修整等养护管理工作量非常大,任务也相当繁重。鉴于目前全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仍然存在职责界定不清、管理人员匮乏、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在落实农村公路,特别是乡道、村道管理养护方面均不到位,失养、失管现象非常普遍,亟需对有关内容加以细化和明确,努力构建畅通、安全、舒适、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
三是制定《办法》是明确农村公路筹资渠道的需要。资金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多元化的农村公路筹资渠道中,贷款融资、社会捐助、群众筹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的资金越来越少,资金筹措方式越来越趋于单一,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长期稳定资金筹措渠道成为当前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亟需细化明确资金来源,保证农村公路工作稳步有序,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问: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办法》共九章,五十二条。第一章总则(1-6条),重点是明确本办法适用范围、农村公路定义、原则等;第二章职责分工(7-11条),重点是明确区人民政府、区城乡交通运输局、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主要职责;第三章计划管理(12-14条),重点是明确农村公路规划、计划的编制和审批要求;第四章建设管理(15-22条),重点是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的原则、建设程序、设计标准要求及工程验收;第五章管理养护(23-29条),重点是明确农村公路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养护作业的分类和技术要求;第六章路政管理(30-40),重点是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职责和管理要求;第七章资金筹措与管理(41-46条),重点是明确区人民政府、镇(街道)农村公路建管养资金投入职责、养护管理补助资金标准及资金管理规定;第八章检查与考核(47-49条),重点是明确农村公路监督考核相关规定;第九章附则(50-52条)重点是明确本办法负责解释部门和有效期。
问:《办法》制定参考了哪些文件?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18年第4号)
解读机构:莱芜区城乡交通运输局
具体联系人:咸光峰
咨询方式:0531-75877401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