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莱芜分局局长王书连解读《关于印发莱芜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领导干部背景介绍:王书连,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莱芜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负责分局全面工作。
2022年7月7日,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发布《莱芜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莱芜分局局长王书连现对其进行如下解读:
一、此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优势是什么?
近年来,莱芜区依托济南“东强”“南美”战略,坚持生态立区、实业强区,奋力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充分发挥生态禀赋优势,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莱芜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现代高效农业已具规模,创建了“莱芜生姜”“莱芜猪”等一批公用品牌、著名驰名商标,获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业实现了绿色发展,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生态旅游业全域发展,“五山两水一湖一池”生态禀赋得天独厚,雪野湖已成为莱芜旅游名片;齐鲁古道文化底蕴丰厚,709小三线文化园、莱芜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文化突出,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打造了优美宜居环境,建设了省级2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齐鲁样板村。
莱芜区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康养强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莱芜区房干村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莱芜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规划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导向,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将莱芜区建成“蓝天、碧水、净土、美城、富民”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莱芜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是什么?
一是构建创新高效的生态制度体系。以建立和实施生态文明制度为核心,促进工作重心由“经济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确保城乡生态质量持续提升。
二是建设系统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以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强化主要污染物总量管理,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全方位构建区域环境安全体系。
三是构建自然秀美的生态空间体系。以保障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构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主导生态功能不降低,严格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四是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经济体系。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一二三产协同推进实体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五是构筑舒适宜居的生态生活体系。坚持交通融城、活水润城、智慧筑城、精细管城,生态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乡村品质品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六是培育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挖掘、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丰富生态文化内涵,彰显莱芜区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解读机构: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莱芜分局
具体联系人:王福军
咨询电话:0531-7799693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