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高级工程师徐家忠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徐家忠,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山东省工信厅专家、济南市应急管理专家。常年担任省市专家从事政府隐患排查服务、事故调查、评价评审、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安全管理服务工作。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 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必要性
莱芜区地处鲁中山区,区内水系较发达,森林植被丰富,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有发生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地震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可能,为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必须制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如何指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组织指挥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以区减灾委员会为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各部门分级负责的组织指挥体系,确保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高效运行,有序开展。
2.灾害救助准备。当灾情可能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时,可视情采取发出预警预报、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准备、派出工作组、 发布预警信息等一项或多项救助准备措施。
3.信息报送。预案对灾情险情的报送内容、报送流程和 接收单位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可使灾情的处置应对更加及时。
4.分级响应。明确了自然灾害的分级方式、响应级别、 启动程序,制定了各级自然灾害的具体响应措施,明确了各部门救助职责和救助方式,以及应急终止的条件,可为自然灾害救助提供行动指南。
5.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通过明确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和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的责任单位、救助方案、资金落 实等具体内容,解决灾后居民的实际生活困难。
6.保障措施。通过资金保障、物资保障、通信和信息保 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与治安维护、设备设施保 障、人力资源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科技保障、宣传和培训 等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可保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所需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如何加强监督管理
制定了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包括预案演练、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保证预案有效执 行,应急处置有效应对。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莱芜区应急管理局
联系人:崔䶮
咨询电话:0531-76210773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