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能降血糖?走得越快,寿命更长?5个走路真相你需要清楚
字号:
大 中 小



走路能降血糖?走得越快,寿命更长?5个走路真相你需要清楚
走路,可以说是最为方便、温和的有氧运动,穿上运动鞋随时就能锻炼起来。
走路是否真的能有助降血糖?走路走得快的人,比走路慢的寿命更长?走路步数越多,越有益于健康......
那么怎么走路才能有效降血糖? 走路降血糖并非随便走几步就能达到效果的,在走路方式、时间、频率以及强度等方面,都是有讲究的。 1、走路方式 快步走 又称健步走,步速为每分钟步行100~120步,每次约走5-6公里,运动强度中等。 快步走对于体力有一定要求,在运动前需做好热身。通过快步走,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摇臂大步走 在快走的同时,需要大幅度摆动双臂,步伐尽量迈开,摆臂动作要大,每三十分钟可适当放松手臂。 摇臂大步走可以同时锻炼四肢,对提高心脏活力、舒展胫骨、强健肌肉等有积极作用。 原地踏步走 可以不受场地限制,运动时需挺胸、抬头、收腹,尽量摆动双臂,大腿尽量抬高,在原地踏步即可。 原地踏步的动作看似简单,但却可以增进全身血液循环以及腿部力量,对控制血糖有好处。 2、每周至少运动3次 糖友应保持合适的运动频率,每周运动3-5次,最好每天固定时间,以利于血糖控制及药物调整。 3、运动强度要适宜 开始运动时,无需一味追求强度。一般从低等运动开始,逐渐增强。可以通过脉搏跳动来确定运动强度,即运动中的脉搏(次/分)=170-年龄。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也是有禁忌的,尤其是对于部分特殊人群: 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稳定控制前,最好不要进行体育锻炼;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有视网膜病变患者:运动量过大则容易诱发眼底出血; 对于心肺、肾脏功能不全者:同样不适合运动。 要注意的是,运动确实可以帮助控糖,但过度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明确糖尿病后,开始运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在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后,再在医生指导下开展运动。走路有助于降血糖?
走路走得越快,寿命更长?
走路背手,能纠正驼背?
倒退走路,能养护腰椎?
此外,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平衡力退化,若倒走时间过长,还容易失去对平衡的控制,行走不稳导致摔倒受伤。走路步数越多,越有益于健康?
一方面,盲目追求步数,很容易导致膝关节磨损变形,出现膝关节滑膜炎、积液、半月板问题;另一方面,长期不运动的人,突然大量走路,还可能有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当然,如果走不到6000步,也别勉强,以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比如对患有冠心病的人来说,每天走三四千步就算不错了。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