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79.02亿元,下降1.5%;第三产业增加值128.39亿元,增长1.5%。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蔬菜、瓜果生产稳定,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10.2%;畜禽生产形势较好,猪牛羊禽肉产量基本持平,禽蛋产量增长20%,牛奶产量增长75.6%。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水产品产量增长4.5%。
工业生产整体下滑,装备制造、医药行业增势较好。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从行业看,32个工业大类中,增加值正增长的12个,增长面37.5%。其中,汽车、专用设备制造、医药等行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8.7%、22%和12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8%。
建筑业逐渐回暖,工程类产值拉动明显。一季度,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由去年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从产值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同比增长7.5%,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78.7%,拉动全区增长5.8个百分点;安装工程产值同比增长0.05%,其他产值同比下降9.5%。从企业资质看,一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区产值的比重为7.2%,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二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区建筑业产值的比重为82.5%,占比提升43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区产值的比重为10.3%,占比下降40.6个百分点。
规上服务业负增长,部分行业出现向好态势。1-2月份,全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实现4.9亿元,同比下降14.7%。从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扭转去年3月份以来的负增长态势,增长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扭转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态势,增长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比43.8%,其营业收入增长13.7%,拉动全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3个百分点,在规上服务业各行业中拉动力最强。
投资保持小幅增长,第三产业投资拉动有力。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0.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1%。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下降67.9%;高技术投资下降8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分结构看,建安投资同比增长3.8%。
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一季度,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9元,同比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5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6元,增长6%。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2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等品质类、升级类限上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31.5%、61.2%;新能源汽车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81.1%。
财税承压运行,外贸进出口下滑明显。一季度,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6亿元,同比下降13.4%,降幅比1-2月份收窄5.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下降12.5%。实现进出口总额32.2亿元,同比下降33.9%,其中,出口22.8亿元,下降31.8%;进口9.4亿元,下降38.3%。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