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一季度莱芜区规上服务业经济运行简析
11371202004358480G/2023-6395454
区统计局
2023-04-28

一季度莱芜区规上服务业经济运行简析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季度,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参与GDP核算的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2.03%。

一、发展态势

分行业看,四升五降。同比增长的行业有4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02.4万元、1029.0万元、19969.9万元、6054.5万元;同比增长64.44%、23.38%、16.83%、1.35%;同比下降的行业有5个,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万元448.4万元、780.0万元、3167.4万元、7086.4万元、32631.7万元,同比下降50.82%、41.47%、30.42%、1.14%、0.18%。

分街镇看,六升三降。同比增长的街镇有6个,张家洼、高庄、雪野、鹏泉、凤城、方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16.4万元、万元、1983.1万元、4756.5万元、29206万元、20271.4万元、2663万元,同比增长34.86%、9.44%、8.28%、4.66%、3.39%、1.98%;同比下降的街镇有3个,口镇、牛泉、羊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76.1万元、489.1万元、908.1万元,同比下降24.15%、21.51%、7.32%。重点街镇拉动作用明显,凤城23家、鹏泉24家,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总家数的68.12%,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区的比重为65.13%,拉动全区增长2.68个百分点。

二、增速影响因素

(一)上升因素

一是部分商务服务业企业经营良好。泰东人力、金盾保安、德信人力资源、长安保安、神盾保安、起航人力积极开拓业务,6家企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增长3800多万元,增速均上升30%以上,上拉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23个百分点。

二是新增企业形成增量。广宇物流、乾硕物流、重工新城人力资源、泽沃生物4家企业为新增企业,发展稳定,营业收入较去年增长3400多万元,上拉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69个百分点。

(二)下降因素

一是部分交通运输业企业发展缓慢。德源国际物流由于合作单位(汇源果汁)停止与其合作,同时道路运输许可证已到期,不再开展新业务,企业准备注销,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27%,预计上半年和全年业务量会急剧下降,下降幅度仍将超过80%。莱芜公共交通因疫情好转,公交客流量有所增加,但免费乘车人群增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39%,预计上半年及全年将缓慢上升。新悦物流、环宇物流、华远供应链3家企业因业务量下降,一季度营业收入降幅均超过10%。

二是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整体下降。该行业共有3家企业:云仓仓储、家家悦供应链、粮食储备中心(新增)。其中,云仓仓储由于最大的合作单位撤仓,影响较大,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8.39%,目前正在寻找新的合作单位;家家悦供应链母公司在商河建立的项目投产,在莱芜的业务量减少,同比下降16.21%;粮食储备中心目前未进行交易,暂无营业收入,去年同期为1985万元。3家企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3643万元,下拉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营业收入增幅近11.14个百分点。

三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不景气。该行业共有2家企业:德正环保和利民实业。其中,德正环保由于整个固废处置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今年新建投产同行业多达十几家,价格内卷严重,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83%;利民实业由于与公司合作的有关单位结算时间不固定,导致营业收入浮动较大,同比下降21.51%。

四是卫生业受去年同期数影响下滑明显。该行业共有2家企业:宏葵医学检验和长勺精神病医院。主要是精神病医院患者办理出院结算人数减少,营业收入下降11.12%;宏葵医学检验主要业务包括核酸检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47%,由于去年开展核酸检测较为频繁,预计全年将减少2000万左右,同比下降40%左右。

三、一季度规上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情况

一季度GDP核算,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指标使用1-2月份数据。1-2月份,全区6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5.18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5.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7位。涉及核算行业行业发展差异大,7个行业中4升3降(见下表)。

指标名称

总量(亿元)

增幅%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5.18

10.7

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0.39

-25.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0.28

37.8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0.15

215.5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0.13

-18.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2

35.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0.41

-17.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0.04

32.7

经市局反馈,一季度全区涉及规上服务业的行业实现增加值41.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9.1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74亿元;营利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增加值33.65亿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库企业家数少且规模小。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的基本状况是“低、小、散、弱”,即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传统服务业比重大,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3个行业。新纳统企业营业收入大部分是刚达到纳统规模申报,体量不大。苗山、寨里、杨庄、和庄、茶业、大王庄6个镇没有规上服务业企业。

二是行业覆盖面不足。涉及GDP核算的行业全市有9个,我区仅有7个,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没有规上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一共2家,涉及3个行业,统计数据容易受到个别企业的经营波动影响,不能全面、科学的反映行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五、下一步建议

一是抓好重点行业发展。围绕主导行业和参与GDP核算的行业开展攻坚。重点走访调研15家去年全年过亿元以及近亿元重点企业(占比达65.8%)。关注负增长的行业发展,对目前负增长的行业,进行企业“一对一”服务,继续坚持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挖掘增长点,争取实现逆势增长;对于租赁商务、居民服务、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加强走访调研,及时了解经营状况,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指导做好统计工作。

二是抓好企业培育扶持。建立储备库名单,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对储备库企业逐一调研摸排,点对点、一对一做好培育指导。重点针对涉及GDP核算的行业,在加强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规上企业支撑等方面加大企业纳新等惠企政策的宣传力度,主动送政策上门,做好指导和服务,充分调动企业上规入库的积极性,加快壮大全区服务业发展基本盘。

撰稿:谢丽明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