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莱芜区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资源”,构筑人才发展“蓄水池”,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乡村人才。即日起,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激活人才引擎 助推乡村振兴”优秀乡村人才事迹展播活动,宣传乡村振兴过程中各领域内优秀人才的典型经验做法,激励更多的人才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简介 申立波,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申陈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020年被评为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干部。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申陈村,现有242户,565人,党员37名,300亩耕地。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山东省先进党支部”“省级卫生村”“济南市五星级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坚守初心,党建工作有创新
申立波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从“树党员形象,举先锋旗帜,筑坚强堡垒,抓特色党建,创法治示范”入手,打造齐鲁样板,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做到“不吃老本”,实现“老先进”有“新作为”。他注重抓班子带队伍,为了增强村庄凝聚力,组织比较有威望的村民成立了群众议事小组。每逢重大事项,首先召集支部党员和议事小组成员开会征求意见和看法,坚决杜绝一言堂,在他的倡导下,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切实执行“五步议事法”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村民的隔阂和疑虑。在申立波的带领下,申陈村两委班子以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办事公开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他和全村党员的努力下,申陈村在2020年5月和2021年6月连续两年被济南市委组织部授予“五星级村党组织”荣誉称号。
召开村两委会议
讲党课
德情感化,排解矛盾有套路
申陈村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老典型,矛盾化解60年不出村,成为“枫桥经验”的“莱芜升级版”,但村里不是没了矛盾,家长里短的民间纠纷还时有发生。申立波自1995年进村委干青年书记起就任村调解委员,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注重以情感人,从未和信访人吵架拌嘴,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进行化解,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各类矛盾共36起。特别是干支部书记以来,他更是把矛盾化解作为治村之要,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申立波通过干在实处的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排解纠纷的道路,并将其归纳为“民主法治六化管理法”和“多元化解六大招”。在他的带领下,申陈村秉持着“走好自治路、念好道德经、上好法律课”的法治理念,让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保持了村庄的长治久安。
四任村支书接力抓调解
创新作为,治理乡村有实招
“会干事、肯担当,能奉献”,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立身之本。自上任以来,申立波时刻把改善村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记挂在心上,积极作为,实施一系列治理“组合拳”,让申陈村旧貌换新颜。
一是三资清理,打造为农服务中心。随着铁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市场的冲击,村内两家村办集体企业经营效益不高,一度拖欠租赁费,固定资产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为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申立波多次与党员、老干部以及承包人座谈,一开始承包人不理解不合作,经过多次座谈、讲明利害,承包人同意按照合同约定如数交还集体资产。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一致同意收回两家村办集体企业,后开展集体“三资”清查核查,邀请第三方评估审计机构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补回资产差价后重新发包,打造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和日用品超市,提供农业机械服务,把质优价廉的农资送到村民手中。今年与济南市城发集团达成合作建设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费用每亩增加500-800元,由为农服务中心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双增收”。
查看秸秆处理情况
二是持续进行村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村庄美”。近年来,在申立波的多方协调下,申陈村陆续投资150多万元完成全村道路硬化,实现了户户通:硬化主街小巷3.1公里,完成了村西直通汇河大道的长约3公里、路面宽6米的贯穿三村公路;在他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村民家家用上了天然气,改厕工作顺利推进,16个雪亮工程视频覆盖全村各个角落,今年着手打造数字乡村,省级“老年幸福院”和市级标准化卫生室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雨污分离项目建设,实现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购置玉米茎穗收割机回收玉米秸秆,让“秸秆禁烧”落到实处;安装太阳能路灯38盏,栽植绿化花木2000余株,建设文化墙600米,美化粉刷墙面7000平米,实现了由“脏”到“美”的彻底跨越,宅前屋后庭院美、村庄文化特色浓的美丽乡村。几年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每天都奔波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第一线。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人变瘦了,脸晒黑了,但他心里甜滋滋的。
三是突出文化引领,建设“五个一”文化工程,打造靓丽新名片。建成占地530平方米的“一处文化广场”,让村民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建成“一个服务中心”,全天候开放,热情服务群众;印发“一套系列宣传品”,让群众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讲文明、懂礼仪;建成“一座乡村振兴主题展馆”,让群众不忘初心、记住乡愁;建成了“一条乡村振兴文化长廊”,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让昔日的“空白墙”变成了“文化墙”,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可感知”的精神家园。
行动影响,村庄文明有正气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申立波看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自身形象要正,要有以身作则、敢为人先的锐气。为人刚正的他,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上任之初,就大胆排解非议,顶住压力清理了村内3处乱搭乱建行为,将多年的垃圾场、柴禾园建成了花池和休闲广场。今年购买了充气城堡,为村内儿童提供了休息娱乐场所。申立波还是个热心人,经常“爱管闲事”,不管是本村还是邻村,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只要有事相求,他都有难必帮。他身先士卒、积极奉献,为修村内水泥路捐款3000元,立村碑捐款2000元,修水塘、安路灯捐款5000元等,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爱村助村热情。在外出争取“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时,他不仅没向村集体报一分差旅费和招待费,还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用作集体经营,先后为集体垫支15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主题展馆的建设,确保了各项工程的如期完工。
除此之外,申立波积极组织群众凝练村训家风,以村训带家风,以家风树村风,以村风扬民风;主动联合区妇联开展“争创出彩人家、共建美丽乡村”活动,以庭院美带好家风、促生活富;积极推进组建红白理事会,实行丧事简办,提倡红事新办,不贴红纸、杜绝浪费,以形成良好的文明传习;在申立波的倡议下,申陈村每年都为大学生发放专科600元、本科1000元、985、211大学2000元不等的学习补贴,并让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到幸福院免费就餐,九九老人节和春节分别发放福利,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成立思源学堂,为放学后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学习和娱乐场所;开展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系列活动等。
开展“粽暖人心 欢度双节”系列活动
重阳节为老年人发放福利
多年来,申立波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没有停歇,他以爱民亲民之心、行惠民富民之举,用点点滴滴、平平凡凡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真诚和付出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拥护。在他的带领下,申陈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实现了质的提升,正蹄疾步稳地在嬴牟大地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