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优秀乡村人才事迹展播】卢宪玲:育出好种苗 撬动大产业
发布日期:2023-07-10 20:05 信息来源:莱芜区科技局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近年来,莱芜区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资源”,构筑人才发展“蓄水池”,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乡村人才。即日起,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激活人才引擎 助推乡村振兴”优秀乡村人才事迹展播活动,宣传乡村振兴过程中各领域内优秀人才的典型经验做法,激励更多的人才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简介


卢宪玲,女,1971年3月生,2021年选为莱芜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22年评为莱芜区“农业之星”,2023年评为济南市“海右”乡村之星,是山东农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长。

自创建公司以来,卢宪玲就把公司从事的脱毒种苗作为毕生事业的核心,把所有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作中来,尤其把莱芜生姜等莱芜特色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自己所从事和掌握的技术所长,一点一滴为莱芜种苗产业发展贡献所能。

为了更好服务莱芜种苗产业发展,卢宪玲将公司定位为集科研、生产、推广为一体的科技型种苗企业,由公司成立之初的注册资本100万元扩大到5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公司员工48人,中高级职称6人。为了便于服务三农,实现将优质种苗和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愿望,卢宪玲领导公司在莱芜区牛泉镇建立了4500㎡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和210亩种苗繁育基地。开发中心配有品种选育、产品开发等仪器设备,并一直从事生姜、马铃薯、草莓等蔬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引进、脱毒和组培快繁等工作,年产脱毒试管苗2500万株;牛泉镇基地建有55000㎡日光温室、春暖棚、网室,配备物联网及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年产各级别脱毒姜种600吨,脱毒马铃薯微型薯2000余万粒;建有800吨恒温库等配套设施设备。公司组培中心的建立和种苗产业的发展,不但通过应用政府脱贫资金每年为脱贫人口提供产业分红25万余元,而且为周边村民提供就近就业方便,每年仅工资一项就达200万元以上,产生了极大地社会和生态效益。

为达到为更多农户及种植大户更好服务的目的,公司在内蒙建有3200亩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用种基地,年产脱毒种薯5000吨。公司的脱毒生姜、马铃薯等种苗不但为周边村镇的马铃薯、生姜生产基地及农户提供了优质的种苗,而且基地生产的脱毒种苗推广到东三省、内蒙、河北、甘肃、贵州、云南等全国12省30个地区,累计推广面积150万亩以上。

为了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型创新公司,不断扩大发展公司业务,公司先后承担了省科技厅、省农业厅、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等多项攻关及良种产业化、科技创新项目。经多年努力,先后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引进生姜、马铃薯品种及种质资源130余个,建立了生姜和马铃薯离体保存种植资源圃,不但保存了莱芜生姜优质地方种质资源,而且保存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通过引进的优质资源及品种的应用,培育马铃薯、生姜优新品种5个,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现已审批通过5项。


由于卢宪玲带领的公司表现突出,公司被评为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莱芜区农业产业扶贫示范点,公司基地评为山东省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济南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018年获原莱城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奖,2021年济南市十大特色产业“莱芜生姜科创中心”落户公司。2021年卢宪玲选为莱芜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22年评为莱芜区种业之星。


编辑:孙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