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莱芜区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资源”,构筑人才发展“蓄水池”,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乡村人才。即日起,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激活人才引擎 助推乡村振兴”优秀乡村人才事迹展播活动,宣传乡村振兴过程中各领域内优秀人才的典型经验做法,激励更多的人才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简介 曹耀鹏,男,汉族,198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洛阳人,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硕士。2014年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2019年开始,在济南科百数字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任职,致力于从数字农业技术领域,通过科技因素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发展,带领技术和管理团队在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开展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工作,使产业园逐步成长为济南周边的数字农业标杆园区,在乡村振兴中为当地贡献了技术力量和切实有效的解决思路及发展方向。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曹耀鹏作为全国第一个5G智慧农业产业园的高级农艺师兼总经理,积极响应上级乡村振兴的号召,扎根农业产业一线,在产业园基于5G的农业物联网信物融合系统,实现高度的数字化精准栽培管理。已协助开发病虫害模型、智能温室环境控制模型、作物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模型等农业数字模型100余个,形成的数字产品已向全国20余个省份输出。管理的作物种类包括:小西瓜、莲雾、荔枝、柠檬、木瓜、莱芜生姜、有机蔬菜等,均形成了成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立足当地,建立一系列新型的、适合莱芜当地的设施化栽培模式和一系列基于物联网系统进行智能化设施环境调控的决策系统,从而提升莱芜当地农作物种植技术水平,引领莱芜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发展和落地应用,从而为当地产业振兴提供新颖的发展模式和思路——栽培模式提升:通过不同设施栽培模式延长作物栽培的生长发育期,提高产量和品质;管控效率提升:基于农业物联网系统和数字模型智能化管控,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和高效调控;管理模式提升:通过新型水肥管理模式和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持续优化的智慧水肥决策模型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病害发生程度,大幅降低水资源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以上方式实现了作物栽培的提质提量,大幅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高效利用水肥,为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和规模化、科技化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并不断将形成的新型数字化管理模式向周边及省内外持续输出。 社会责任感及带动效应 曹耀鹏同志带领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将数字化程度发展水平和应用水平处于全国高度领先水平,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香港《文汇报》、济南电视台、《农村大众报》等主流媒体4年来数十次对园区数字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和宣传。 带领园区先后获得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莱芜区“农业领头雁”等荣誉称号。个人获得莱芜区“科技之星”、济南市“乡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园区建设以来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广州农科院等十几家科研院所及30余位专家教授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数字农业技术发展的坚实合作基础。与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和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联办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园区在编人员80%以上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吸引高学历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效果显著。 2022年开始,带领团队全程托管雪岭村园区,使用科百物联网技术进行高品质瓜果蔬菜种植,是杨庄镇第一个乡村振兴试点项目。建设和托管孟官庄园区5个智能温室,用于数字化蓝莓种植,全面开启数字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布局。扶持了郭庄村、雪岭村、孟官庄村、罗家洼村等7个自然村农业产业发展,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注入了活力,年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同时,解决周边村就业劳动力4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带动当地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累计为周边培育培训技术型产业工人150余名, 扶持并培育专业化农业服务合作社一个,促进了当地农业服务意识的提升和周边产业工人增收致富。 2023年,带领团队商业化全程托管运营济阳区仁风富硒蔬菜产业园项目,将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形成的数字化运营模式对外商业化输出,为济阳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解决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