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莱芜区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资源”,构筑人才发展“蓄水池”,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乡村人才。即日起,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激活人才引擎 助推乡村振兴”优秀乡村人才事迹展播活动,宣传乡村振兴过程中各领域内优秀人才的典型经验做法,激励更多的人才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简介 宋作平,男,中共党员,和庄镇南麻峪村人,1962年出生,2014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于2010年成立济南市莱芜区金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现任合作社理事长。荣获“第二届原莱芜市乡村之星”、莱芜“最美农技员”、新型职业农民“优秀学员”、“齐鲁之星”等荣誉称号,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 来自农村,服务于农村 自1980年高中毕业以来,宋作平同志一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深深体会到农民增收的渴望和家庭分散经营的弊端,了解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1987年,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成立了粉丝粉条加工厂,先后带动起了十几家加工企业,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从业人员达到了500多人。 为更好地发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于2010年12月创办了“济南市莱芜区金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现入社社员600多户,基地规模已发展到1.5万多亩,其中自属基地1600亩。合作社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60多个村庄5000多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增加劳动就业机会5000多个。其中,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平均亩收入达到5000多元以上,亩均增收3000多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增收600多万元。合作社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中国十佳合作社质量信用领军单位”“农机科技示范户”“2021年中国(莱芜)农民丰收节农业领头雁”等荣誉称号。 树立品牌,“七彩花生”种出幸福生活 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2013年合作社成功注册了“山岭峪”农产品商标,认证了花生、杂粮、蔬菜等12个无公害产品,杂交培育出“七彩花生”,品种主要有彩仁花冠、彩仁红冠、富硒多元素黑花生、白玉满堂(白仁花生)、紫色花生、红色花生、彩色黄花生等优良品种。与莱芜信誉楼、淄博银座等超市建立了长期农超对接合作关系,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河南、广东等10几个省市。彩色花生市场价100元/公斤,无公害小米市场价60元/公斤,紫色马铃薯市场价20元/公斤,咖啡豆茶市场价400元/公斤,平均亩增收5000余元,发挥了科技与品牌的优势,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同时,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进一步加大了科研合作力度。先后成立了七彩花生加工厂,富民油坊,生态园粉坊等10个服务团队。通过延长产业链,每年加工包装销售花生12万斤,出产花生油5万多斤,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目前,合作社正在积极推广七彩花生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管理,全力打造七彩花生品牌,力争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党建引领 带动乡亲致富 坚持“党支部+党员+合作社+社员+困难户”,合作社通过现场示范建立培训基地,设立专门的培训室,邀请专家培训等方式,对25户困难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优质种植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每年免费为广大困难人员供应种子3000斤、肥料30吨,邀请专家技术培训10几次,优先高价回收他们的产品,统一销售。每年收购困难户农产品达2万多斤,亩增收5000元,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而且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宋作平同志,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通过不断扩大产业链条,坚持服务于农村,创立于农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和农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