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区“攻坚突破抓项目 拼搏奋进谋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活动,推动全区党员干部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开放形象”的理念,用心用力做好服务,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即日起,莱芜融媒开设新闻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争当发展“服务员”》,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活动的工作动态和成效成果,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五员齐上阵 全员进百企 ——莱芜区科技局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彰显科技担当 济南奥凯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环保节能材料、精密铸造模具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新投产企业。莱芜区科技局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企业对于科技政策把握有偏差,科技创新企业服务队第一时间向企业现场发放了科技政策明白纸,耐心细致讲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研发财政补助资金等政策,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指导企业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并将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 “区科技局工作人员现场宣讲、现场指导、现场办公,全心全意、真心真意为企业服务,我们对企业在莱芜区的发展充满信心。”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区科技局“五员齐上阵,全员进百企”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区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攻坚突破抓项目,拼搏奋进谋发展”工作动员大会精神,以“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科创服务工作定位,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牵引,以提升服务质效为目标,在全区科技系统深入开展“五员齐上阵,全员进百企”活动,进一步加强政企沟通联系,搭建沟通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亲企、惠企、助企”的良好营商环境。 争当务实高效的“培育员” 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激发活力 区科技局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与“五员齐上阵,全员进百企”活动有机结合,在与企业座谈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量身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企业后期享受税收优惠、研发财政补助政策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已调研摸底储备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160家,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9家,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37%。 瞄准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区科技局着力在广度上下功夫。在深入企业调研走访过程中,同步进行项目摸底储备,截至目前,共储备项目人选50余人,成功为项目申报“蓄水”;在深度上下功夫,对照申报指南,结合实地调研企业情况,对储备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研判,遴选了20家实力强、申报成功率高的企业;在精度上下功夫,先后组织专题培训班5次,邀请10余名专家进行“一对一”辅导,邀请市科技局分管局长、有关处长、有关专家到企业一线、生产车间为企业把脉,努力为提高项目成功率“蓄力”。截至目前,共推荐17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其中3个申报项目已成功推荐至科技部。积极与国内重点科研院所沟通对接,在企业人才引进上展现科技担当。山东金铸基药业有限公司是位于口镇街道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兽药的生产经营。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在新兽药研发方面存在核心技术攻关需求,积极争取市科技局、省科技厅的支持,帮助企业联系国内重点科研院校,与企业主要负责人三下南京,助力企业与南京大学达成合作意向。 按照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营管理市场化、创新组织灵巧化、政策激励常态化的工作思路,深入企业“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宣讲解读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政策,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帮助企业准确把握申报方向和重点,提高平台建设针对性。凯傲(济南)叉车有限公司是位于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的一家大型企业,区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企业实地开展调研座谈,与企业负责人就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人才引育等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企业拥有比较成熟的研发团队,拟辅导推荐企业建设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为企业跨越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争当主动作为的“联络员” 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全力争取重点项目。坚持抓谋划、抓储备、抓争取、抓推进,聚焦全区重点产业,走访调研产业重点企业,与企业一道,做优做强项目载体,摸底储备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需求10余个。举办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会,邀请市科技局业务专家和省内资深专家对全区15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专题培训,重点对科技项目申报流程、申报要求、注意事项、研发费用归集方法等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提高了企业项目申报率、成功率。截至目前,已推荐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9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39个。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立足全区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良种工程、乡村振兴科创能力提振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山东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立项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立项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全市仅有2家企业获批,指导7家特派员示范基地顺利通过验收,新增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家。山东农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牛泉镇的一家科技企业,深耕生姜、马铃薯育种及种苗组培脱毒研究多年,科技创新企业服务队多次深入企业一线宣讲涉农科技政策,着力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攻关,目前企业与山东农业大学达成合作,根据企业项目研发情况拟推荐申报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积极引导高校院所、农业骨干企业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向农业农村聚焦,组建以省农科院教授为团长的济南鲁中肉羊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助力鲁中肉羊产业发展,促成山东一品农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山东省调味蔬菜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已储备农业科技项目6个,培育科技特派员80人。 争当开拓创新的“信息员” 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引力 山东济世药业有限公司是位于莱芜高新区的一家企业,企业新建的实验大楼已竣工,实验设备也已安装完毕,科技创新企业服务队多次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对照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条件耐心辅导,目前基本符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条件,拟予以推荐申报。 聚焦莱芜区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积极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基地建设,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围绕“一城一谷一基地”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发,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健全完善“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双创园区”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大力推进“双创”空间建设,宣讲支持政策,对照申报要求,组织专人进行跟踪服务,推荐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鲁中电商产业园申报众创空间,目前已通过形式审查。 发挥科技部门职能作用,精准对接、搭建桥梁、优化服务,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创建全方位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持续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专业制造公司,在调研中了解到,本着长远发展的原则,企业着力在开发新能源汽车配件上下功夫,急需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区科技局迅速行动、积极联系、牵线搭桥,成功帮助企业与山东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力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平台,积极前往上级部门汇报对接,极力争取省科技厅“人才进园区”莱芜站活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 在此基础上,区科技局探索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在“五员齐上阵,全员进百企”活动中,深入摸底汇总企业需求清单,凝练共性科技需求,联合市科技局、省科技厅,同步做好牵线搭桥工作,确保征集“真榜”、破解“最急难题”,开放“张榜”、甄选“最佳方案”,精准“揭榜”、提供“最优服务”,全程“助榜”、确保“最大成果”,切实解决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卡脖子问题等产业重大技术需求。目前已累计征集35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需求,2家企业项目需求入选市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争取资金200万元。 争当攻坚克难的“服务员” 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精准发力 健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研发财政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支持政策,研究出台《莱芜区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研发财政补助。借鉴学习济南高新区、槐荫区对技术合同认定支持政策,结合我区实际,研究起草莱芜区对获得技术合同认定企业的补助办法,着力以政策支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成立科技创新企业服务队,深入开展“五员齐上阵,全员进百企”活动,利用2个月的时间遍访480家规上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宣讲科技政策,切实了解企业诉求,积极探寻解决路径,共发放科技政策明白纸500余份、服务企业联系卡480个。山东中橡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位于大王庄镇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专业的炭黑检测研发中心和国家级标准试验室,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有投资建设新生产线的诉求,区科技局立即响应,指定专人靠上工作,为其协调对接各项手续,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管家式服务。创新科技服务平台,创建“科创莱芜”微信公众号,设置政策法规、科创金融、工作动态等三大板块,涵盖了各级科技政策、科创金融产品、科创金融惠企政策、融资需求、科技工作动态以及重要工作通知公告等,打造成为了政策的公告栏、科技的服务台、共享的信息窗、反馈的意见箱,截至目前,已有380人关注“科创莱芜”公众号,累计发布各项信息80余条。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在街镇探索建立“科技驿站”,进一步扩大服务企业覆盖面,拓宽服务企业新渠道。 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为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成本高、手续繁等难题,从“搭平台—建台账—强支撑—降成本”等4个方面发力,依托“科创莱芜”公众号,打造了“科创政策发布—金融产品推介—资金需求征集”三位一体的科创金融智慧服务平台;“登门入户”进行科创金融政策宣讲和科创金融产品推介,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台账,每月定期召开银企恳谈会,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创新“人才+资本”的融资模式,联合驻区10余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全员进百企活动,着力搭建银企服务桥梁;根据企业需求,联合驻区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高效化、精准化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均可享受一次性贷款贴息政策,企业线上提报贴息申请,按实际支付利息的4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最高可贴息50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为31家科技企业申请贷款8518万元,申请贷款贴息120余万元,落地股权投资800万元。 争当能力过硬的“协作员” 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凝聚合力 建立与功能区科创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发挥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优势,协同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莱芜区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之一,在区科技局积极谋划、精心培育下,成功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争取资金420万元;依托鲁中国际生物谷、莱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重点科创园区,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7家,在孵企业数量170余家,专业孵化服务人员以及专职人员达到70人以上,在孵企业累计吸引投融资近6000万元,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9家;充分发挥雪野旅游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建立与相关区直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发改、工信、投促、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等区直部门之间协同联动,实行首接负责制,对非职责范围内的企业诉求,及时与相关区直部门单位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政策、信息上实现共享,进一步扩大对上争取优势。 建立与镇街科委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在“五员齐上阵,全员进百企”活动中,充分发挥镇街科委科技工作桥头堡作用,联合镇街科技工作人员走访送服务,问需促发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打通科技政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工作推进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