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人才“活水” “选育管用”构建乡村振兴工作专员成长链条
发布日期:2022-07-30 20:25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莱芜区坚持“选育管用”并重,全流程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管理培育工作,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人才“活水”,不断强化农村基层人才支撑。目前,全区在岗乡村振兴工作专员749名,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

从严选拔,确保选得优。一方面严把准入关口。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具体负责选聘工作,区委组织部加强监督指导。参照事业单位招聘标准和流程,笔试考场设监考人员、流动监考人员和视频监考人员151名,电子监控全覆盖,实行异地阅卷;面试流程实行现场量化评分,全程公开透明,确保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创新选岗方式。结合考察、体检,增设预选岗环节,提前摸清考生意向,提高选聘工作效率。按照“分类开展、优先本村,高分先选、任职回避”的原则,“预选+正选”相结合,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系统培养,确保育得强。加强业务培训。区、街(镇)举办业务培训班40余次,围绕政策理论、农村党建、廉政教育、乡村建设等基本方面,采取“讲座授课+实地观摩+撰写心得”方式,帮助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工作专员知识能力的培养。抓好示范培训。遴选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乡村振兴工作专员代表110余人参加全市、全区示范培训班,通过学习有针对性的课程,打造工作专员队伍生力军,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三是成立青春联盟。以街(镇)为单位成立14支“青春联盟”,及时传达上级政策要求,为乡村振兴工作专员提供经验分享、信息共享、政策学习的平台,畅通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的舆情反馈机制,实现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完善制度,确保管得严。建立帮包制度。镇(街道)党(工)委确定一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帮包,村党组织安排一名“两委”干部联系。联系人定期与工作专员交流互动,教方法、授技巧、理路子,掌握思想动态,帮助推进工作。严格坐班考勤。利用“钉钉打卡”“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人脸识别”等现代技术加强考勤管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专员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街(镇)每月定期向区委组织部报告工作专员考勤情况,区委组织部不定期抽查通报,考核不合格的,退回劳务派遣单位。落实以绩定酬。考核与报酬待遇挂钩,适当拉开差距,不搞平均主义。考核优秀的,绩效补贴上浮20%,优先列入发展党员培养计划。

提供平台,确保用得好。一方面强化一线锻炼。指导新任专员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参与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协助组织核酸检测10万人次;引导新任专员参与“主题党日+阳光议事”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重点项目建设等,全面了解、参与村级工作,实现在一线锻炼成长。另一方面提供扶持资金。鼓励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在村创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1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鼓励支持工作专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创建“百小合”“青果驿站”“五彩苗山”等品牌,用创新创业激发青春活力。 


编辑: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