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党代会精神和全市“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动员大会精神,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筑牢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坚实基础,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深入开展莱芜区创建文明典范城市2022年“十大攻坚行动”。
1.市容市貌净化美化绿化攻坚行动。着力破解影响城乡面貌、拉低城市形象、破坏环境卫生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工地围挡及户外广告整治提升,按照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品位标准,科学规划户外公益广告和景观小品摆放位置、占地面积;主次道路机械化保洁率达到100%,“六净一洁一见本色”保洁标准落实落地,统一做好隔离护栏、公交站牌、绿化带、窨井盖等以城市道路为载体的城市公共设施保洁;加大垃圾箱桶及垃圾转运站清运整治力度,杜绝污水外溢及垃圾暴露现象发生,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标识,彻底清理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为主的垃圾死角;对污垢不洁、墙面剥落的道路两侧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粉饰出新,保持色调和谐一致。实施主次干道绿化带、街头绿地补植花草树木、治理绿化缺损、景观绿化美化等增绿工程,大幅增加城市绿量;各街道(镇)驻地3公里范围内无垃圾死角、晾晒打场现象,无流浪乞讨人员。各街道(镇)府前大街显著位置合理设置公益广告、景观小品。
2.交通秩序整治攻坚行动。强化交通执法监督,坚决整治行人、电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乱道行驶、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机动车压实线变道等重点问题。深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全面落实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要求,电动自行车挂牌率达到100%,驾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90%。严格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合理规划停车位,加大路面管控和处罚力度,加强对禁停道路和主次干道的违法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完善共享单车运营维护、车容车貌管理,加强停车管控,引导有序停放。坚持疏堵结合,严格规范店外经营、马路市场,科学划定区域,强化管理措施。
3.道路设施提升攻坚行动。对城区范围内主次干道路容路况、基础设施、道路名牌、道路照明等存在的重点问题开展100%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整修;高水平组织实施一批道路大中修工程,优化调整道路护栏、人行道、盲道、缘石坡等道路基础设施并做好常态化管护;开展道路交通指示牌、道路名牌等城市公共标识规范提升行动;开展精细化治理,对路面坑洼、路沿石损坏进行全面整治提升;持续推进窨井盖安全整治专项行动,窨井盖完好率≥98%;推进城市道路路灯建设,道路照明主干道的亮灯率应达到98%以上,次干道、支路的亮灯率应达到96%以上。
4.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加大基础设施损坏、路面坑洼、绿化缺失、私搭乱建、乱停乱放、楼道内墙面污损破损、杂物堆积、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整治攻坚力度,建立工作台账,实现销号管理。以农贸市场、交通场站和医院周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作为整治重点,确保100%达标。增加支路街巷道路清扫清洗频次,实现“一净、五无”标准100%全覆盖。集中攻坚空中线缆凌乱、飞线充电等难点问题,整治电力线、监控线、路灯线、通信线、驻地单位及居民自拉线等空中管线乱拉乱挂现象,架空管线具备埋地条件的埋地敷设,不具备条件的由相应专业经营单位进行梳理规整、集中绑扎。
5.窗口行业服务提升攻坚行动。推动交通场站、政务大厅、宾馆饭店、医院、银行网点、移动通信等窗口行业100%落实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要求,认真查摆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格落实行业服务管理规范,在显著位置展示行业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刊播公益广告。服务场所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障碍服务等设施设备功能完好,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现象,设有明显禁烟标识,禁烟区100%禁烟。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公交车出租车规范驾驶、主动礼让行人,车容车况良好,公交站点环境整洁、秩序规范,排队乘车、礼貌让座等文明引导及时到位。持续推进全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依托公园广场、单位服务窗口、对外便民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站点建设,省级文明单位10月底必须完成至少1处站点建设任务(本单位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与包帮社区共建)。主城区各街道10月底完成10个站点建设任务,其余街镇10月底完成2处站点建设任务。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协调志愿者负责志愿服务站点的日常管理,充分发动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6.社区小区服务提升攻坚行动。全域推进“泉城红色物业”建设,城市社区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到60%以上;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0%以上。持续开展街道、社区、业主多方参与的物业服务综合评价,有效规范物业管理行为。针对物业企业“重收费、轻服务”、停车管理、环境卫生、堆积杂物、安全管理、公共收益、物业交接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全区小区物业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深化社区“双报到工作,优化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健全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工—7—作机制。集中多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深入推进飞线充电整治、空中线缆治理、交通微循环改造等重点任务。建设完善包括便民商业、文体休闲、教育医疗在内的15分钟生活圈,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市民日常需求。
7.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确保辖区范围路面坑洼、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零存在”。规范农村垃圾收运体系,积极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100%完成年度农厕改造任务,持续开展道路硬化工作,实现村庄硬化道路户户通;街道(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村)文明实践站、“大碗茶”文明驿站建设100%全覆盖,达到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
8.乱贴乱画清理整治攻坚行动。彻底清理道路沿线、建筑外墙、灯杆树木、楼道门窗、候车亭、市政设施上的小广告和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现象;对非法小广告印刷者、经营者、张贴者、喷涂者查证属实后,依法实施源头打击并进行媒体曝光,情节严重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张贴、涂写、刻画的小广告清除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应干净整洁,恢复原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小广告治理,在社区显著位置、楼道等设置信息栏用于张贴便民信息,并定期清理。
9.重点区域及周边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将农贸(集贸、批发)市场、交通场站(火车东站、汽车总站)、医院、商场超市、城市商贸综合体、综合写字楼和学校等7类重点公共场所及周边500米作为重点整治区域,加大管控力度,集中整治规范场所周边及附近社区小区、道路街巷的环境脏乱、道路破损、违规停车、绿化缺失、设施损坏、私搭乱建、乱拉线缆、乱涂乱画等违法违规行为或不文明现象。强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确保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无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酒吧、卡拉OK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无烟酒、彩票销售网点。
10.不文明行为集中整治攻坚行动。以不文明养犬、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车窗抛物、禁烟场所吸烟等高发多发难控的不文明现象为重点,加大《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执行力度,完善各类文明行为引导和不文明行为禁止宣传标识,针对突出问题集中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形成依法依规、严管严控各类不文明行为的高压态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志愿者集中开展文明引导、文明劝阻等文明实践活动,划片分区、无缝衔接,实现各类公共场所文明礼仪规范普及率100%,引导市民遵规守礼,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在各领域积极倡树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建设新时代美德莱芜。山东嬴昊城投集团公司负责打造莱芜区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主题公园,10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公园、广场等管理部门要整合城区公共资源,10月底前在城区建成不少于3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主体公园(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