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雪野湖旅游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刘委员对雪野旅游区关心和关注。您提出的立足雪野湖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整合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着力提升旅游业质量和效益,打好“雪野湖”品牌,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提升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力、支撑力的建议,非常符合雪野旅游区当前实际情况,符合雪野旅游区今后发展的方向。雪野旅游区高度重视您的宝贵意见,联合区文旅局、雪野街道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了研究,把下一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旅游区文旅产业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整合文旅资源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您的建议对雪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积极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力度
为加快雪野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区委、区政府于2022年2月新一届莱芜区委在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和2023年莱芜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雪野旅游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要求。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雪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根据《旅度假区等级划分》等国家标准,明确了创建成员单位任务分工,管委会和区直相关部门、雪野街道现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级度假区创建工作。结合雪野文旅资源,加快打造产品打造渔家文化、研学等等,积极打早滨湖度假休闲胜地和省会高端会客厅。
二、加快文化产业保护开发力度,推动雪野旅游业内涵式发展
实现雪野旅游业内涵式发展是推动雪野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为此,雪野旅游区管委会启动了《雪野旅游度假区发展总体规划(2024至2035)修编》,把旅游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整体联动,深度挖掘齐长城、雪野湖等特色文化,依托雪野山水资源、环湖酒店群、齐长城文化博物馆等资源,积极打造休闲观光、会议会展、康体疗养、低空经济等产业,全力打造“高端会展重要举办地、生态休闲旅游胜地、黄河流域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三、加大雪野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打造“浪漫雪野”品牌
今年以来,结合雪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不断加大雪野文旅资源推介。一是加大新闻媒体、网络的宣传力度。重点维护度假区官网、“浪漫雪野”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及时发布度假区内旅游资源和活动信息,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平台;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及创建成员单位,推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系列专题短视频报道,积极宣传创建工作中涌现的好典型、好做法,持续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二是深化线下场景宣传。设计度假区创建宣传海报、漫游雪野、手绘地图宣传折页,并印刷10000余份;正在拟定借助公交站亭设置度假区导览图、创建海报等营造创建宣传氛围的方案;向度假区内经营单位发放《践行优质服务理念 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倡议书,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策划举办赛事节会活动。督导度假区内景区、酒店积极开展篝火晚会、音乐节等节会活动,配合区教体局举办全区职工运动会登山比赛,以活动聚人气,提升了雪野的知名度。
四、积极培育新型旅游产业项目,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借助雪野高铁站开通契机,依托雪野旅游区丰富山水、文旅资源,雪野湖周边7家A级旅游景区、6家高品质度假酒店、16家星级旅游民宿、古村落及众多资源,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精心策划、招引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升级,完善“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滑雪”四季文旅格局,促进单一旅游产业向跨界融合的高端服务业拓展,真正把雪野打造成国内一流旅游胜地。
下一步,雪野旅游区将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不断整合旅游规划资源、优化旅游环境,打造多种旅游体验产品、精心培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雪野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旅游规划资源整合。以《雪野旅游度假区发展总体规划(2024至2035)修编》为指导,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快资源整合。一是咨询服务。借助雪野垂钓公园设立一级游客服务中心,结合现有景区和度假设施,共设置4处设立二级游客服务中心,增加游客中心咨询服务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导游服务并提供人员讲解、电子讲解、智慧导览系统;在各酒店大堂前台设置游客咨询点,为游客提供完整的咨询服务。二是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完善高速公路和省道上的度假区交通引导标志。对雪野旅游度假区标识系统进行统一、全面、专业的设计实施,完善特色景观、餐饮购物场所的引导标识,规范设置中外文对照的交通导览标识系统,在危险地段安装有效、规范、醒目的中外文对照的警示标识。三是交通站点信息。在高铁站设咨询点,摆放度假区展架等宣传材料,展示雪野良好形象。
二、优化旅游环境。雪野旅游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尽量避免人为活动对度假区湖光山色、岸线曲折优美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确保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一是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度假区道路沿线两侧绿化提升工作,结合雪野文旅元素,设置景观小品,重点做好省道234沿线(邢家峪村至东下游村路段)的绿化提升和养护,体现度假区主题和文化元素,扩大雪野生态空间。二是加强雪野湖水质保护。协同雪野街道、市环保局莱芜区分局等部门定期开展污水排放检查,杜绝旅游企业和农家乐污水直排,协助区水发集团积极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工作,确保雪野湖水质保持三类水质。三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联合雪野街道在环湖东路重点对沿线建筑设施进行自查,拆除临建、违建设施和不协调、影响景观的广告牌,对农家乐建筑风貌进行统一协调。
三、打造多种旅游体验产品。一是打造雪野非遗体验产品。在区文旅局的指导下,联合雪野街道及社会力量通过组织捕鱼节、非遗文化体验周等活动,并在餐饮、民宿业态中融入非遗元素,对雪野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进行活态化展示和传承。二是打造打造生态旅游体验产品。结合文昌文化园生态文化长廊和雪野湿地科普馆,支持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和各类社团,组织孩子们来雪野深度开展体验活动,不断提升雪野旅游的文化内涵。三是开展研学活动。充分利用雪野文旅资源,推进航空研学、帆船体验、历史文化研学等活动,丰富度假产品。形成以滨湖度假产品为特色,以航空旅游为引领,以生态休闲运动为主导,集生态旅游、乡村度假、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一体的滨湖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四、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一是强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综合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对度假区服务人员进行创建知识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四期,包括游客中心、景区、酒店、民宿、露营地、农家乐等人员。二是是提升专业接待服务水平。在游客中心、景区、酒店设置“度假咨询台”,配置“度假咨询师(度假管家)”,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或佩戴统一标志物。根据度假区情况及酒店设施特点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度假生活辅导。三是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联合区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指导环湖周边乡村民宿、农家乐、露营地等提升服务质量,坚决制止“招收揽客”“宰客”行为,加快旅游度假产品提档升级,营造放心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
五、积极举办各类休闲节庆活动。一是提升公共活动空间。完善提升环湖公共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增设休闲服务设施,为举办较大规模文化娱乐演艺活动和半程马拉松、游泳、帆船等户外休闲运动提供公共活动空间。二是开展夜间休闲娱乐活动。旅游旺季期间,在环湖重要节点组织电影放映、莱芜梆子演出、消夏晚会、民俗文化演出等文化下乡活动。利用现有业态基础,以酒吧、餐饮、娱乐、茶室等休闲娱乐业态为核心,提升夜消费娱乐休闲功能,形成集聚效应。三是联合社会力量继续组织举办各类赛事节会活动,举办环湖半程马拉松、雪野湖游泳接力赛、闯齐关自行车耐力赛、音乐节等活动。
六、提升餐饮服务水平。一是餐饮设施。在邢家峪村现有餐饮老店基础上,强化与非遗项目的传承融合发展,突出食材的本土化和原汁原味,做好餐饮品质管控,打造地方餐饮品牌。结合现有空间布局,以雪野湖渔宴为特色,同时突出渔村景观风貌特色,将渔家生产、生活工具、场景进行景观还原,强化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推出织网、制船、晒鱼干等特色活动,打造渔家乐和农家乐餐饮特色集聚区。二是餐饮服务。强化餐厅卫生等级认定,指导酒店提供西式套餐服务,指导酒店、农家乐提供小份餐、打包等餐饮服务。三是餐饮品牌。开展雪野美食大赛,组织推出雪野特色本帮菜并形成宣传品,提升餐饮品牌影响力。
七、打造浪漫雪野品牌。开发度假区官方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重点维护运营好“浪漫雪野”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加大雪野旅游资源的宣传,立足生态禀赋,树立雪野湖生态文化特色的核心品牌,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总部经济、会议会展、科技创新、运动康养等新型业态,吸引旅游大项目落户雪野,推动文旅产业生态化、高端化、精品化,提高雪野湖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雪野旅游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雪野旅游区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加强对上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招引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加大雪野旅游品牌宣传及文旅从业人员培训,扎实推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各项工作,争取争取早日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逐步破解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力度不足、旅游业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不实、旅游品牌打造不够、可持续发展动力不强等问题,进一步夯实旅游区产业发展基础,助力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为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雪野力量。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或建议,敬请反馈。
最后,再次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欢迎对我们雪野旅游区的工作一如既往地予以监督并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