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莱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11371202494385018W/2024-6544158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01-15

济南市莱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区住建局紧扣“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宜居城市为主攻方向,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稳中起好步、在进上下功夫,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重点工作进展快质量好效益优,各项年度任务圆满收官。

(一)城市更新行动成效明显。按照区委、区政府“项目突破年”部署要求和“一年打基础、两年搞突破、三年出形象、四年树样板”的城市更新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城市更新攻坚突破年”活动,确立“六带九片”的整体规划,编制完成雅鹿山片区生态提升城市更新项目策划方案和实施计划,制定印发莱芜区城市更新搬迁安置补偿工作指引,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基础性工作。

(二)雅鹿山片区改造率先启动。先行启动雅鹿山生态宜居单元城市更新,一体推动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和雅鹿山城市更新项目。9月底发布雅鹿山片区征收冻结通告,这一通告成为莱芜区历史上发布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冻结令。按照“管理项目化、任务清单化、责任部门化、程序规范化、推进统筹化”要求,梳理8个阶段40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时序,西煤机厂区拆迁全面展开,腾挪土地389亩。

(三)新一轮城中村改造顺利开局。创抓国家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重大机遇,更新拆迁改造补偿安置政策,创新推行房票安置做法,高标准策划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成功搭上全市城中村改造首班车。

(四)棚改旧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续建项目三千余户居民喜迁新居,新开工棚改项目7个。2022年开工的老旧小区改造续建项目54个小区161栋楼、5837户51.9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2023年启动实施的8个小区58栋楼、1984户17.56万平方米改造按计划推进。

(五)房地产市场秩序持续规范。严格商品房交付监管,全面推行“先验房后交房”做法,建立项目预验收联席会议制度和多部门提前介入联合验收工作机制,规范商品房交付行为。深入开展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对19家开发企业的违规行为信用扣分21次。进一步加强二手房交易管理,开设二手房交易窗口,开展存量房网签业务,完成二手房网签备案二千余件。大力推进保交楼工作,建立一项目一专班制度,紧盯一线促进度抓推进,恒大名都、蓝光悦隽等楼盘保交楼任务如期完成。

(六)建筑市场监管不断加强。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和施工许可、监理行业等专项检查,检查在建项目88项次,从严查处未批先建、串通投标、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移交行政处罚13件。积极推进城市房屋建筑“两违清查”,涉及建设手续办理问题的13个房建项目如期完成整改任务。办理公开招标项目92项,建筑面积636.85万平方米;办理施直接发包备案91项,建筑面积142.09万平方米。

(七)工程质量管理明显提升。组织开展“四专一把关”专项行动和预拌混凝土、检测机构等专项检查,累计检查在建项目131项(单体工程621个,建筑面积549.6万平米)、预拌混凝土企业20家、检测机构6家,整改落实质量问题1400余条。办结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32件,完成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27项,办理其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32项。积极开展工程质量创优培育,全区创建省级优质结构工程2个,市级优质结构工程21个。

(八)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持续平稳。组织开展春节后“开工第一课”活动,全区62个建筑工地3000余人参加了集中安全教育。全面推行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险制度,48个项目参保安责险。先后开展“审计式”监督检查和春季复工、夏季汛期、秋冬季季节性安全检查,扎实开展预防高处坠落、有限空间作业、违规电气焊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工程项目450项次,责令停工整改项目38项。深入推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全区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3个、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8个。

(九)建筑扬尘防治水平显著提高。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扬尘污染综合整治责任分工的通知》,建立扬尘专班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扎实开展建筑扬尘污染防治督查检查,累计检查在建项目630项次,办理各类工单277件,约谈责任单位64家,信用惩戒企业15家,移交行政处罚18件。嬴兴嘉园商业和星空喜悦府两个项目先后被省住建厅、市住建局列入省、市建筑施工扬尘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例,分别占全市的20%和10%。扬尘防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十)燃热行业管理显著加强。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和瓶装燃气行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检查管道燃气企业2家、加气站9家、液化气站12家以及各类用气企业3331 家,下达整改通知142份。扎实推进液化气瓶置换和天然气居民用户软管改造工作,完成气瓶置换10960支、软管改造15.1万户。推进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改造,启动“莱热入泰”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鲁中大街热力管网项目建设,全区新增供热面积52.7万平方米。集中8天时间,靠前指挥、昼夜推进,圆满完成莱芜电厂向泰钢汶水热力片区应急补源工程攻坚任务,为140万平方米居住小区提供热源保障。

(十一)城建档案服务有效提升。完成建设工程档案验收28项,现场服务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37家,工程档案移交入库1900余卷;为 300余家单位(个人)、500余个项目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利用工程档案1200余卷。有序推进全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按期完成普查数据汇总上报工作。

(十二)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受理租赁住房补贴561户,审核通过人才购房补贴申请59件,发放租购房补贴486万元,超额完成市级下达补贴任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955套,完成市级分配任务的124%,位列全市第二位。筹集建设人才公寓217套,全部建成达到入住条件。开展城市房屋安全排查整治,12栋鉴定为D级的危旧房屋全部整治到位。

(十三)农房安全隐患治理成效明显。组织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大排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6户。深入推进农村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累计排查其他自建房75.56万栋,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房屋1945栋,采取整治措施1945栋(管理措施1722栋、工程措施223栋),整治进度达到100%。杨庄镇和茶叶口镇、雪野街道分别成功申报省级、市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全区申报省、市级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36处。编制莱芜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方案,济南市首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现场会在莱芜区召开。

(十四)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日益完善。组织开展农村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对9.4万户农村户厕、296座农村公厕进行全面摸排,问题农厕全部完成整改。开展农村改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活动,深化农村改厕智能化后续管护机制,坚持对农村公厕每月开展抽检考核,持续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果。

(十五)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服务逐步规范。扎实开展“红色物业”集中攻坚行动,组织物业项目经理接待日和物业大走访活动,累计解决物业管理问题1500余个。开展老旧小区引入专业物业工作,将355个老旧小区划分为64个物业管理区域,统一实施专业物业管理,物业服务面积47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75万户。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成充电桩3227个、停车棚88个。继续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建成并投入使用12台。加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监管,试点推行维修基金使用线上表决。

(十六)建筑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规范有序。严格落实“一书两金一卡”、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人工费与工程款分账管理等制度,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规范建筑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受理处理农民工欠薪投诉4000余件,涉及农民工1.86万人,追回拖欠工资1.46亿元。高标准建设莱芜区建筑农民工工资投诉处理大厅,全面推行新建项目工程款担保制度,强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完善欠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夯实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基础。

(十七)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成。编制莱芜区2023-2025年停车场建设任务计划,完成3处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818个;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停车位改造824个,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科学实施城市体检工作,莱芜区城市体检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审批管理,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20.4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3万平方米的年度任务。

(十八)信访热线办理扎实有效。新设立信访工作专门科室,健全信访案件、热线工单办理定期调度分析和疑难问题领导督办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针对供热、清欠等重点领域,开展人民暖心攻坚行动,全年承办信访投诉669件、受理回复工单2.04万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莱芜区住建局将全面实施“12334”工程,即紧扣建设方便、有序、活力、安全的现代化城市这一主线,抓好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和供热“一张网”建设两件大事,聚焦经济运行、房地产市场监管、建筑市场规范三个重点,补齐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统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大短板,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生产、廉政建设、作风建设一排底线,全力开创全区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加快城中村改造,树立省会城市副中心新形象。根据上级部门评审通过的项目名单,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及政策性银行,做好专项借款承接工作,加快项目推进步伐。一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细化工作行动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主管部门、平台公司和驻地街道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确保规划先行。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分期分批编制控制性详规,尽快实现项目范围内控规全覆盖。三是尽快确定政策标准。进一步深化拆迁补偿方案,完善征拆安置政策,履行程序尽快报批。四是创新安置模式。提高村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提升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加速改造进程。

(二)围绕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实施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建安投资专班作用,持续推行在建项目满额施工、新供地项目包挂跟进、调度督导、部门联动等做法,继续保持建安投资增长态势,力争商品房销售全年企稳回升。鼓励本地建筑企业与央企、国企以“联合体”形式参与项目建设,积累施工经验和业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本地中小企业在专精优上下功夫、做文章,与大企业形式优势互补,有效拓宽市场空间。

(三)推进棚改旧改,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加快棚改、城镇开发边界内未建成社区项目建设。对涉及113个小区、10724户、97万平方米的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做好前期民意征集、方案设计、可研编制等工作,加强强弱电改造、雨污分离等专项改造工作的沟通与协作,加快前期工作开展,确保及时申报专项债券,力争2024年底前完成改造。

(四)聚焦房地产市场监管,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重点加强房地产项目房屋销售、资金监管、预验房、交付管理等方面。建立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机制,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申请租赁住房补贴,力争完成300户目标任务;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筹集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完成市里下达的780套年度目标任务。

(五)强化建筑市场监管,提升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坚持市场与现场两场联动,组织开展建筑市场秩序专项治理行动,从严整治未批先建、转包、违法分包等突出问题。强化工程招投标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围标串标等严重扰乱工程承发包市场的违法问题;加强标后监管,依法规范中标履约行为。推行工程质量差异化管理,全面整治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狠抓施工扬尘防治,提升扬尘治理信息化水平。

(六)提升供热供气保障能力,保障民生事项落实落地。加快燃热管网建设,年内新增供热管网17.2千米,供热面积33.4万平方米,协调“莱热入泰”加快施工;启动全区餐饮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转换管道天然气工作,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有效降低餐饮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率;推动供热自管小区转直供工作,分批改造移交。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41

信息发布总数

14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