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文字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南市莱芜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11371202F51088435C/2023-6508901
区应急管理局
2023-07-05

文字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南市莱芜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出台背景

机构改革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由区水务局调整至区应急局,并对指挥部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相应调整。2023年6月3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济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职能,强化与《济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莱芜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最大程度减少洪涝灾害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对《济南市莱芜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和出台新的《预案》。

二、决策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山东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济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济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济南市莱芜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编制本预案。

三、出台目的

做好全区防汛抗旱工作,提高对暴雨、洪水、城区积涝、台风、防汛等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提高抗旱应变能力和抗旱主动性,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安定,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特点

本预案立足我区实际,根据汛旱灾害的特点,结合地形地貌条件,针对全区防御重点,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认真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责任,以防为主,实现防抗救结合。

五、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济南市莱芜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共11部分,涵盖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信息报告与发布、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管理、奖励与责任追究、附则。

第一部分:总则。主要对基本情况、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灾害与风险分析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组织体系与职责。主要对莱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组成进行明确,明确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副指挥和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明确了现场应急指挥部和专项工作组的构建以及专项工作组组长单位、组员单位及其工作职责等。

第三部分:应急准备。包括明确责任、工程准备、预案准备、物资队伍准备、转移安置准备、救灾救助准备、防汛抗旱检查、技术准备、宣传培训等。

第四部分:监测预警。监测信息内容细分为气象信息、水文信息、工情信息、洪涝灾害信息、旱情信息;预警发布分为部门预警和区防指预警,部门预警涵盖暴雨、洪水、山洪灾害、台风、干旱预警信息,区防指预警包括防汛预警和抗旱预警。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主要明确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分级,I、II、III、IV级应急响应区防汛办及各成员单位响应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六部分:信息报告与发布。由信息报告、信息发布的内容、流程、时限要求等方面组成。

第七部分:后期处置,由水毁工程修复、灾后重建、保险理赔、生活安置、其他处置工作和总结评估组成。

第八部分:应急保障。主要从防汛抢险救灾所需的后勤保障、应急队伍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交通运输保障、物资保障、人员转移保障等6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

第九部分:预案管理。由预案编制和宣传、培训与演练2个方面组成。

第十部分:奖惩与责任追究。分别对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和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进行奖励和责任追究。

第十一部分:附则。明确名词术语定义和预案解释。

六、重要举措

(一)进一步明确信息报告内容

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等信息,险情(灾情)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基本过程、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应对措施、需要支援事项以及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

(二)进一步拓宽防汛抗旱宣传渠道

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手册、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宣传防汛、抗旱、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并对低洼地区、铁路立交道、易行洪道路、病险水库、地质灾害防范区等重点区域加大宣传力度,广大居民群众可通过上述渠道了解相关知识,主动增强防汛意识和避险技能。

(三)进一步细化受灾群众救助机制

区政府、街道(镇)办事处(人民政府)采取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 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 ,提升灾害救助水平 ,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避免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减灾救灾中的作用。

七、保障措施

区防指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区防指工作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形成防汛抗旱工作合力,协同做好后勤保障、应急队伍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交通运输保障、物资保障、人员转移保障。

八、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莱芜区应急管理局

联系人:毕泽鹏     咨询电话:0531-7621071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应急管理局

520

信息发布总数

8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