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媒体解读:新莱芜解读《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1371202F51088435C/2025-6647701
区应急管理局
2025-02-13

媒体解读:新莱芜解读《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cdeef2eb02c35bd8850723e9fd8623f.png

新闻链接:https://iapp.dongfanghaolaiwu.com/share/YS0yNS0zODg0OTk5OA.html?cversion=2.0.0

莱芜融媒2月13日讯  2月11日,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衔接上级预案修订进度,构建自然灾害救助韧性治理体系,提升救灾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提升灾害救助质量,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在现行预案基础上,重新修订了《预案》。

《预案》中明确了灾害救助准备、信息报告与发布、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明确了信息报告的主体和信息发布的时限与要求,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做好灾情信息统计报送、核查评估、会商核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明确了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以及相应的启动条件、程序和响应措施,并提出启动条件调整、响应联动、响应终止等相关条件和程序。从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3个方面明确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工作,并提出物资保障、通信和信息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等10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下一步,莱芜区将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普及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灾害预防、紧急避险、保险保障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组织实战演练,加强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自然灾害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救助能力。此外,强化科技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莱芜融媒记者:张阳)

原创声明:本条稿件为莱芜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应急管理局

583

信息发布总数

126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