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高级工程师徐家忠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徐家忠,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山东省工信厅专家、济南市应急管理专家。常年从事政府隐患排查服务、事故调查、评价评审、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安全管理服务工作。
问:为什么要对《莱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修订?
答:2024年国家、省、市先后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区级《预案》的修订是为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做到上下协同、体系化衔接。另外,莱芜区部分部门的职能因机构改革发生了变化(如应急管理职责整合),需在《预案》中重新明确分工,理顺协作机制。
问:本次《预案》修订主要有哪些亮点与创新?
答:一是调整应急响应启动条件。为衔接上级预案,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将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进行了调整。比如一级响应将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由5人以上调整为7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人数由2000人调整为4000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700间和300户以上调整为1500间或500户以上。与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三级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衔接,同时与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基本一致。
二是强化专家支撑体系建设。明确依托应急管理专家库,建立健全专家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响应决策、灾后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专家参与重大决策论证、重要规划编制和应急预案实施,为全区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专业、精准的技术支持,提升灾害应对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三是增加预警信息发布内容。预警信息发布中增加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充实预警内容、规范发布流程、拓展传播渠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确保预警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准确。
四是优化了启动程序。对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进行了优化,明确必要时,区委、区政府直接启动一级响应,二级响应需经区政府同意后方可启动,调整后应急响应的启动程序更加科学、高效。
问:对于《预案》的管理及实施,您有何建议?
答:今后政府在《预案》的管理及实施过程中,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强化应急演练与科普宣传,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锻炼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二是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预案》需要结合最新的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技术手段、演练评估以及实践经验,对《预案》中的组织指挥体系、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程序、资源调配方案、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莱芜区应急管理局
联系电话:0531-76210773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