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莱芜区总支:
您提出的“关于激发实体商业活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全区商务工作的关心支持。您的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我们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学习并研究。
莱芜区委、区政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莱芜商业聚集区、商业综合体、夜经济建设呈现多点分布、共同发展的态势。莱芜青草河商业街于2016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是集餐饮娱乐、休闲体验、零售配套、商务办公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街区,先后被认定为济南市市级夜间经济聚集区、济南市市级商业街区、山东省商务厅惠享山东-夜空中最亮的星-城发示范街。莱芜茂业天地2017年12月开业,年客流总量1180万人次,2023年成功获得“济南市级夜间经济综合体”称号,成为引领夜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城发广场商圈是莱芜主城区主要商业街区,西与鲁商广场接壤,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商圈之一。区委、区政府重视夜间经济发展,各部门协调配合,对辖区的凤城街道、张家洼街道等夜市开展执法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我区夜经济正常运行,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了夜经济健康发展。总体看,我区夜间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在人气聚集、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品牌打造等方面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莱芜经济体量、城市规模发展受限,人口以本地为主,在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等各方面与较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再就是外来人口不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夜间经济发展活力。另外,我区在道路设施、亮化工程、应用场景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发展夜间经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带动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要立足我区发展实际,找准定位,把握方向,谋定而动,确保夜经济发展顺利推进。
一是立足街区资源,培育商业街区新阵地。结合我区城市更新,立足商业街区特点,全面摸排街区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调研,整合提升现有街区资源,筛选几处基础条件好、人气旺、设施齐全、发展潜力大的街区,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努力打造实体商业发展的新载体、主阵地。以雪野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契机,依托雪野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建设“泉韵乡居天上的街市”项目,其中“人间的烟火”小吃街,主要以莱芜当地美食、鲁中特色美食、前店后坊商铺、现代网红品牌以及系列主体零售为主,初步计划打造36个经营店铺,以前店后坊的形式,集中展示莱芜当地美食。同时打造以文创手造、莱芜梆子、长勺战鼓等国学文化以及莱芜非遗特色的民俗文化街,使其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地。
二是推动夜间经济,点亮莱芜夜生活。以茂业天地成功创建“济南市夜间经济综合体”为契机,按照《济南市推动夜间经济规范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协助企业开展全市十佳夜市、夜间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为繁荣我区夜经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作出商务贡献。结合城市更新,合理规划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设施空间布局,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导市场主体创新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在区域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形成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力争在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中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吸引力,全力争创一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更好丰富市民游客体验感,繁荣发展文旅消费,营造更舒心、更文明、更便捷的文旅消费环境。随着莱芜夜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功能,加强城市道路设施维护管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制定规划方案,充分考虑提高城市‘夜’态氛围,从路灯建设、道路亮化、美化上下功夫,增加莱芜‘亮’度。
三是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发展动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更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只有企业兴,才能市场旺、经济强。当前,一些企业受到效益下滑、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产能过剩等影响,经营情况遇到了暂时困难。下一步,商务部门要立足工作职责,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强化干部的担当精神。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特别建立起与企业的衔接服务机制,了解企业的所需所盼,及时宣讲商务政策,努力为企业在资金争取、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支持,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帮助。按照省、市、区“2024消费促进年”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拉动限上零售额稳定增长,落实好莱芜区“家电惠民购”促消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