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电商品牌,拓宽莱芜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迅速行动,协同推进工作开展
收到您的提案后,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人,对您的建议认真研究。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多次与区工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联系,推动各部门协同合作,尽快对建议进行答复,合理化建议落地。
二、全力推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莱芜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莱芜区“双千兆”建设,夯实通信网络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农村5G网络覆盖率,筑牢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一是做好5G基站布局建设工作。2024年上半年,莱芜区新建成5G基站122处,重点解决鲁中医药生物谷、中关村产业园等重点区域的5G通信需求,进一步优化布局雪野旅游区5G信号覆盖工作。做好5G基站场租压降、供电转改直、疑难站址协调等工作。目前莱芜区已实现主城区5G信号覆盖率100%,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农村行政村实现5G信号覆盖率97.1%。二是持续推进千兆光网建设工作。2024年上半年,继续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企业加强千兆光网建设投入,持续开展光纤网络升级迭代工作,实现城区千兆光网接入能力100%,乡村千兆光网接入能力90%以上。
三、积极作为,加大电商人才培育
莱芜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电商人才培育工作。2023年9月8日,组织我区嬴味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梅晔生物、五彩苗山等8家企业参展,取得良好成效。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利用抖音、视频号、盒马生鲜、兔喜生活+、京东天猫淘宝等平台,借助胡海泉、卢员外、得劲姐等网络大咖的人气,以及泉水人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为莱芜农产品搭建平台,促进销售,寻求合作。2023年10月12日上午,莱芜区直播电商培训班在莲溪居开班,莱芜区优秀电商企业家代表、各镇街电商负责人、企业参训人员、乡村振兴员共100人参加培训。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莱芜区数字经济发展,2023年10月26日,由莱芜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的莱芜区第一届重点电商企业沙龙在历下区山东固本堂集团召开,满足莱芜区重点电商企业在组织架构设置,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的需求,促进企业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推动莱芜区电商企业做大做强。
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跟踪服务、电商直播大赛等形式,提高电商从业人员的实操能力,丰富实战经验,邀请中国直播电商产业大会组委会进行实训指导,参加各级各类电商大赛及职业技能大赛。
四、靠上工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全区已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1 个(莱芜大姜、莱芜小姜、莱芜高庄芹菜、莱芜高庄韭菜、莱芜黑猪、莱芜 鸡腿葱、莱芜小米、莱芜黑鸡鸡蛋、莱芜大蒜、莱芜雪野翘嘴白鱼、莱芜鲁中肉羊)。截至目前全区共认定国家级农业精品品牌 1 个(莱芜生姜)。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 个(莱芜生姜、莱芜黑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 12 个(山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姜老大牌生姜”、 莱芜凯瑞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南山牌山楂干”、山东一品农产集团有限公司“一品味享牌姜蒜调味品”、莱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Lwstar牌生姜、大蒜”、山东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歌花生油”、莱芜嬴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嬴泰有机草莓”、莱芜裕源食品有限公司“裕华源黑蒜”、莱芜紫光生态园有限公司“岳圣白花丹参”、济南市莱芜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鲁莱明利可生吃芹菜”、莱芜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卖姜翁红糖姜茶”、莱芜金三黑食品有限公司“三黑莱芜黑猪肉”、山东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龙山大红袍花椒”)。
五、科学谋划,打造莱芜电商品牌
莱芜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将打造电商品牌作为推动莱芜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重要一环,积极对上争取,推动电商发展。立足莱芜实际,加班加点编纂申报材料,从我区特色农产品产业概况、品牌建设情况、网络影响力、供应链配套等方面全面展示我区特色农产品电商取得的成绩和具有的优势。2023年7月,山东省商务厅发文,复核确认莱芜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编写上报的申报材料通过省、市审核,“莱芜姜蒜农产品电商产业带”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电商产业带,济南市只有2个区县获此殊荣。
相关职能部门搭建平台,借力借势发展。利用抖音、视频号、盒马生鲜、兔喜生活+、京东天猫淘宝等平台,借助胡海泉、卢员外、得劲姐等网络大咖的人气,以及泉水人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为莱芜农产品搭建平台,促进销售,寻求合作。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品牌农产品展销活动及联动助农惠民农产品进社区活动等展销推介活动,提升莱芜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