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莱芜区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11371202004328943T/2024-6623963
区审计局
2024-08-31

关于莱芜区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2024年830日在莱芜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

济南市莱芜区审计局党组书记  魏利国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规定,莱芜区审计局对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严格执行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和相关审查意见,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纲举目张加大审计力度,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专项审计,促进加快破解民生保障难题,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薄弱环节和重点群体倾斜。

二是聚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以更大力度推进提质增效。对区财政局组织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对82个区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单位开展全覆盖数据分析核查,重点对6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现场审计,对部分重点资金实行穿透式分析、核查疑点,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三是聚焦国有资产安全高效使用,对行政事业性资产、国企国资和自然资源资产3类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利用效能,推动构建高效科学的现代资产管理体系。

四是聚焦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区委审计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若干措施》《莱芜区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审计整改制度建设。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问题,通过整改,上缴国库资金3351.98万元,拨付到位资金866.98万元,被审计单位采纳审计建议,制定或修订完善制度20项。

一、区级财政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23799万元,总支出1123799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695302万元,总支出69530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1871万元,总支出187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23247万元,支出108788万元,净结余14459万元;截2023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169.80亿元,控制在上级核定的171.85亿元限额内。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支持政策落实方面

财政支持政策落实出现偏差。一是下达省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一季度奖补资金50万元,业务主管部门申报审核把关不严,争取到的资金因不符合“绿色门槛”制度要求,财政部门无法拨付。二是2个部门2023年收到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资金共计75万元,因项目未实施或结余资金未盘活,造成专项资金28.38万元闲置。三是专项资金拨付不到位。高水平技术改造及优势制造业培育发展、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专项资金共计116万元,因未及时提交资金申请,截至审计日资金结存区财政;上级下达养老服务发展资金253.47万元,截至审计日区财政部门未拨付。

(二)预算管理方面

预算精细化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一是2023年区财政部门收到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7958.33万元,实际拨付资金13305.70万元,实际拨付占全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19.58%,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执行率低。二是2023年区财政部门统筹收回资金38030万元,再安排支出30245.11万元,实际支出16652.02万元,实际支出占安排支出的55%,收回资金再安排利用率较低。三是2023年区财政批复追加23个项目预算资金507.79万元,年底未支出。

(三)专项资金质效提升方面

重点关注2023年乡村振兴产业扶持和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学生就业补助资金、零工公寓补助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情况,通过延伸审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松鹤莱芜黑猪现代化养殖项目建设推进慢。济南市莱芜区竹园子村松鹤莱芜黑猪生态循环养殖基地项目是2023年市级“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乡村振兴产业扶持项目,财政扶持资金200万元。项目于2023年9月立项,未按照市农业农村局要求于2023年底建设完成,截至审计日,配套设施正在建设,项目推进缓慢。

2.“零工之家”作用未充分发挥。2023年2月莱芜区整合口镇方舱隔离点资源,升级改造成零工公寓,为零工务工人员提供住宿服务。通过审查零工公寓运营管理使用情况,发现“零工之家”作用未充分发挥。一是日常管理不规范。建设运营公司未出台制定《零工公寓建设运营管理细则》;零工公寓入住人员信息不完整,部分零工人员入住未登记人员身份证、部分人员无联系方式;公司未与实际入住人员签订租住合同、未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协议。二是零工公寓宣传不到位,截至2023年末,莱芜区零工公寓共接待29.98万人次,入住人员全部为重汽职工,其他企业、个人知晓度低,无人员入住。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未配套建设文化和娱乐设施。四是零工公寓建设补助资金未发挥使用绩效。2023年12月,莱芜区收到零工公寓建设补助资金1140.33万元,截至审计日,建设运营公司未向业务主管部门申领补助资金,资金结存财政部门。

3.项目资金支付未按绩效目标完成。2023年莱芜区收到中央水库移民扶持项目资金3498.62万元,用于“美丽移民村”、环境综合整治等38个移民项目建设。因未完成工程审计,截至审计日,资金支付率80%,未按照项目绩效时效指标制定的于2024年3月底资金支付率达到100%的要求完成。

(四)政府性基金征缴方面

污水处理费未及时足额上缴国库。2023年应收取污水处理费2535.87万元,实际上缴国库1638.89万元。截至审计日,济南鲁中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代收的污水处理费896.98万元,未上缴国库。

(五)政府债务管理方面

1.地方政府综合债务率较高。2023年莱芜区地方政府综合债务率为170.13%,较2022年地方政府综合债务率提高约30个百分点,处于债务黄色等级,地方政府综合债务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2.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不到位。审查2021年至2023年完工的9个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情况,发现区财政部门未在下达债券资金时同步批复下达项目绩效目标并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动态监控;未在年度预算执行完毕或专项债券项目完成后,组织专项债券项目单位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及结果公开工作。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方面

6个部门单位应承担的28项2023年“稳中向好 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落实情况进行了审查,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部分高质量发展项目任务落实不到位。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建立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补助等8项清单落实任务,未根据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和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落实措施、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任务未落实。

2.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未充分发挥效益。城东供销综合集配中心线上流通业务未达到预期目标,随机抽查20家基层综合服务社,仅有3家实际开展快递收发业务,金融、通信等服务业务未开展。

3.棚改项目建设手续不齐全,项目进度缓慢。2023年拨付7个棚户区中央补助资金1300万元,审计发现: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但至今未办理施工许可证;2个项目因资金困难暂停施工;1个安置区建设工程计划2024年1月29日竣工,实际截至审计日仅实施基坑开挖。

4.新建小区养老服务工作管理不完善。3处养老服务用房已于2022年1月前完成验收移交手续,截至审计日未进行产权和资产登记,且闲置长达2年;1处养老服务设施用房未签订房屋使用协议,存在房屋使用纠纷风险;主管部门未按规定与7个新建小区签订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移交协议。同时社工站服务评估流于形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服务时长无工作量化佐证材料;2023年度15个街镇社工站驻站人员在社区(村)服务时间未达到每周24小时的规定。

(二)部门预算编制及非税收入征管方面

1.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科学。3个部门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预算安排超过实际需求;1个部门3项政府采购项目未编制采购预算;2个部门罚没收入年初预算编制不完整;1个部门“三公经费”与上年结余资金未编入年初预算。

2.非税收入征缴执行不到位。未严格落实“一案双罚”,造成非税收入损失12万元;应收未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236.90万元;2个部门罚没收入13.72万元未征收到位。

(三)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方面

1.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涉及5个部门单位,主要问题为:提前支付项目服务费;连续两年安排监管抽检资金4.10万元均未支出;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服务项目超预算进行政府采购;2个建设项目因未验收、资金下达时间晚,当年预算安排2565.90万元未支出;拨付乡镇“四好农村路”应急抢通补助资金80万元,因无对应支出事项,资金闲置镇财政所。

2.道路建设项目管理不严格。3个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未批先建,涉及投资9846.73万元;1个道路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中标价高于招标控制价359.60万元;5个道路整修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签定不规范;2个县道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41.44万元保障措施不明确;1个工程项目交接把控不严,工程重复计量469.16万元。

(四)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采购实施方面

未严格履行政府采购制度。3个部门购置电子屏、车辆维护、办公家具等项目,未按集中采购规定执行;1个部门2项建设项目设计服务费未发布采购信息并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1个部门自行采购项目,参与报价的3家单位中2家经营范围不符合采购条件,影响采购公正性;3个项目合同引用法规不正确、未按投标文件响应服务期限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并在规定时间发出中标通知书;1个项目违规设置投标报名前置条件;检测试剂采购等8个项目资金未明确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支付主体;12个政府采购项目合同、16个项目验收结果未按规定及时在山东政府采购网上公告。

(五)参与分配重点专项资金方面

1.资金分配方案制定不合理。采暖季清洁取暖电代煤运行补贴、施工图审查费用未具体明细项目拨付比例,部分项目经费支出无量化标准;2023年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补助资金发放分配不均衡,11户未发放;2023年农村公厕后续管护项目,按平均分配法制定补助资金分配方案,未与日常管护考核情况挂钩,分配方案缺乏合理的标准和依据。

2.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规范。2个部门48个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细化,存在无具体量化标准、未提出具体治理效果、未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等问题;1个部门12个项目未执行绩效目标监控;6个部门单位截至审计日未及时开展绩效自评工作。

三、重大项目和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济南疫情防控项目专项审计调查

2022年下半年,重点审计了莱芜区方舱隔离点项目(口镇方舱隔离点)、莱芜区方舱医院及亚定点医院改造项目(羊里方舱医院),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建设资金筹集使用方面。一是莱芜区方舱隔离点项目二标段工程超付工程款133.78万元未追回。二是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截至审计日,莱芜区方舱医院项目完成投资共计41127.70万元,累计对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资金30027万元。因项目建设投资体量大,莱芜区级财力有限,无力解决缺口资金,剩余资金约1.11亿元至今未落实到位,偿债风险加大。

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项目结算审核不及时。莱芜区方舱医院于2022年12月底建设完成,因施工单位提报结算资料不齐全,直至2023年9月25日才完成项目结算审核。二是绿化合同条款履行不到位。实地查看莱芜区隔离点建设项目绿化工程发现,现场无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绿化区域杂草丛生,部分雪松、樱花等苗木出现枯死现象,也未及时进行补种,未按合同约定执行。

3.资产使用处置方面。一是莱芜区方舱隔离点烧水壶、垃圾桶、多功能插排等物资配套用品缺失,涉及金额32.06万元。二是资产管理职责不清。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嬴城控股集团分批将莱芜区方舱医院及亚定点医院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资产无偿划拨给莱芜区人民医院。该事项未召开会议集体研究,未办理资产出入库登记及相关调拨手续,也未报经区政府批准。经核实,莱芜区人民医院未将上述资产计入固定资产账,嬴城控股集团只计入预付账款科目核算,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

2022年下半年,2022年莱芜区寨里镇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工作不细致。对拟建道路规划立项、占地、征用及地下情况调研不足,导致4个村道路规划多处变更位置;对项目区田间排水系统调查了解不充分,工程实施中多处变更,如:部分排水渠涵管由φ500mm变更为φ800mm,六标段4个村新增过路管涵7处。

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不严格。工程结算把关不严,施工单位多计工程结算价款129.38万元;工程施工图审查不细致,增加工程造价30.17万元、多计清单措施费及税金等16.9万元;个别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如:唐王许村部分路肩冲毁,混凝土断面外露,两侧路肩未达到30cm宽的设计要求,也未达到素土夯实标准。

3.建后管护工作开展不到位。2023年4月26日,项目主管部门与镇政府进行了项目资产移交。截至审计日,镇政府未按照要求,健全管护机制,未及时移交给项目村,并督导项目村将项目工程纳入本村固定资产管理;未与管护主体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人员及经费等。同时现场管护不及时,项目区内道路管涵被破坏,大块砌体断裂、草皮被本地草覆盖、排水沟被堵塞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审计调查    

对济南市莱芜区2020年以来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和增设电梯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主要关注了政策落实、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建设推进不力。一是截止2023年度,莱芜区4个年度共开工建设老旧小区169万平方米,占改造计划的66.32%,与市住建局要求的2024年度完成改造任务的目标相比,整体进度滞后。二是已完工工程未及时验收和结算。凤城街道2021年和2022年、鹏泉街道2022年改造项目已于2023年2月前完工,但未进行竣工验收和结算,导致施工方无法结算工程款。三是未按期完工。2023年改造项目计划竣工时间为2023年10月4日,截至审计日,未完成施工。

2.项目组织实施和施工管理存在漏洞。一是项目筹划和管理不到位,2020年度改造项目吕花园南小区,铺设沥青道路后,供电部门在埋设电缆时又重复切割开挖,造成损失浪费资金15.97万元。二是2020年度老旧小区改造(EPC)监理项目未按招标文件评标。三是抽查凤城街道2021年至2023年改造项目发现,部分小区存在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四是主要材料未进行现场取样复检。凤城街道 2021年至2023年度改造项目沥青混凝土均未提供现场取样检测报告,2022年度第四、第五标段的聚氯乙烯排水管、抹面胶浆的现场取样检测报告造假。审计期间凤城街道已会同施工单位进行了相关检测,出具了合格报告。五是已建成设施存在闲置。2020年改造项目2个社区存在智能快递柜、非机动车停车棚充电桩及智能垃圾收集亭、道闸显示屏安装后未投入使用的情况。六是未按设计内容施工。3个老旧小区改造在监控终端设施、充电桩、智能快递柜、信报箱、座椅、绿植现场存在未安装或未施工的情况,涉及金额约8.28万元。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1家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产运营效益不高。区政府无偿划转企业及下属公司68处房产,有8处资产完全闲置,3处资产部分闲置,闲置时间最长已接近3年;3个分公司14处土地及房产类资产闲置,有的资产闲置时间已接近9年;5处产业园区闲置率61.34%;租赁土地202.74亩已闲置4年未利用。二是公司对外出租厂房,未与8家承租企业签订租赁合同,造成后期收取租赁费无依据。三是抽查政府无偿划转入企业的部分房产,发现1处房屋坍塌损毁,院落被占用存放车辆及物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1处房产存在自行翻建、搭建附属设施现象,部分库房被个人私自占用。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关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产信息不实。6个部门单位的老年公寓资产2337.58万元、房产面积1860平方米、设备和无形资产473.47万元及66台快检设备未入资产账;4个部门转入车辆13台、报废车辆35台、划转出车辆3台未作账务处理。二是资产使用和处置不规范。6个部门房屋出租未履行审批手续;2个部门出租房屋未公开竞价、出租定价不合规;8个部门及其部分所属单位对外出租房产、土地、车辆等未收取租金或应收未收取租金383.43万元;1个部门快检试剂超有效期未使用造成损失浪费8.02万元;1个部门办公楼处置欠收转让款111.31万元;1个部门房产被无偿占用。三是部分资产长期闲置。2部门土地面积2562.30平方米、房产2160平方米长期闲置;12个市场监管所配备了快检室设备长期闲置浪费;1个单位办公楼二楼、三楼闲置。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重点对1名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情况开展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执行不严格。发生40起违法占地案件,违法占用耕地127.59亩,已整改到位112.18修建道路违规占用林地20.24亩;砂石资源非法开采山砂10起。二是未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松材线虫病防治项目、防霾治污、空气质量奖补专项资金28.98万元,因项目实施前期未办理相关手续,或未及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等原因,资金未及时拨付。三是项目建设运行不规范。生活污水拉运项目未履行政府采购手续;河水生态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公厕建设3个环境治理项目,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3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结算报告审核把关不严,设计变更定价、工程量签证资料未履行相关手续;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多计工程款2.67万元;1个村公厕工程建成后处于闲置状态,项目未发挥效益。

五、审计建议

(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资金应收尽收,及时盘活结余闲置资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民生上。强化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健全完善零基预算管理机制,增强预算刚性约束,健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有效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强重大政策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盯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各级重大政策措施,加强财政、产业、投资等政策统筹,完善政策配套,提升财力保障,规范资金运转,有力促进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落实。压实民生项目和资金的管理责任,加强部门协同,补齐机制短板,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更好地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

(三)加强国有资源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牢固树立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意识,完善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产配置,增强企业资产运营效能。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管理,严格各类资产登记和核算,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行为,强化资产绩效管理,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合理调剂、共享共用。主管部门应强化监管责任,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管理,防止国有资产资源流失,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

(四)完善落实整改机制,提升审计整改成效。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夯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压实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形成边审边改、持续整改、定期“回头看”的整改闭环。加强审计督促整改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巡察)、组织、两办督查等工作的贯通协同,推动形成整改合力。对于体制、机制性问题,相关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有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强化源头治理,切实把问题整改同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推动问题整改长效化。

本报告反映的是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详细问题清单以附件形式印送各位委员,并依法向社会公告。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区审计局将加强跟踪督促,区政府将按要求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审计局

261

信息发布总数

2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