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莱芜区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2023年8月31日在莱芜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济南市莱芜区审计局局长 邹笃利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审计局对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区人大监督下,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
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全区各部门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
---集中财力,有效保障民生支出。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筹措财力,确保民生支出。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5.10亿元,其中民生支出达到60.7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0%。
---争取资金,全力支持项目建设。2022年,莱芜区共争取债券资金19.61亿元,有效保障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山东重工等重点项目建设、保障疫情防控隔离点建设、雪野水库至大冶水库联通工程、社区线路迁改、城中村改造等民生建设项目。
---落实政策,助企纾困提质增效。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区增值税留抵退税金额达16.63亿元;大力助推企业纾困,拨付企业转型升级、重工配套项目、工业扶持发展等扶持奖励资金约6.24亿;出台《莱芜区应对疫情冲击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落实房租减免政策,强化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增产增收。
---强化监督,审计整改有序推进。相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整改责任,截至2023年4月,202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共上缴国库资金775.08万元,统筹盘活资金2661.35万元,督促各相关部门加快拨付资金160万元,调整账目资金106.97万元,其他资金1010.34万元,建立健全制度10项。
一、区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四本预算的完整性、真实性、合规性和财政资源统筹方面
1.预算编制不细化。2022年区财政安排预算“其他项目”支出10000万元,未明确到具体部门单位和项目,项目支出编制不细化。
2.专项资金执行率较低。2022年区财政收到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7328.49万元,实际支付资金25212.17万元,占全部专项资金的32.60%。
(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方面
1.部分项目追加经费未形成支出。2022年财政部门批复的12家部门单位、15个街(镇)追加经费1912.04万元,当年未实现支出。
2.直达资金221.23万元未拨付到位。2022年年底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市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4项资金411.48万元当年未拨付,截止审计日223.23万元仍未拨付。
(三)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方面
1.部分预算单位绩效自评未按规定时间完成。2022年65个预算单位中有38个未按区财政局规定的3月底前完成项目绩效自评。
2.专项资金未充分发挥效益。延伸审计抽查了2022年度教育发展资金、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等7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项目资金未全部拨付到位。2022年1个乡镇县域经济发展资金715.50万元,有69.52万元滞留镇财政。二是滞留专项资金202万元。1个办事处2021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帮扶资金中应拨付到5个村的202万元资金滞留在办事处,2年仍未拨付。三是教师周转宿舍利用率低。2021年7个街镇的18所学校使用教育发展资金836.97万元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审计发现,周转宿舍入住率仅46%。
(四)财政运行风险方面
区级库款压力较重,财政兑付能力弱。截至2022年底财政库款资金余额仅占财政预算支出责任14.69%,比去年同期降低12.30个百分点,区级库款规模过小,财政兑付能力弱。
(五)决算草案编制方面
调减支出转暂付,新增暂付款9148.40万元。莱芜区本级为平衡预算,将当年实际发生的拨付莱芜区公安局的资金9148.40万元作暂付款处理。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对82家一级预算单位及其所属单位进行了全覆盖数据分析和疑点核查,并全面审计了区卫生健康局、区水务局、区贸促会、区行政审批局4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及非税收入征管方面
1.部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完整。1个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未将国有资产租赁收入全部编入年度预算,涉及资金5.10万元;3个部门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预算编制不够精准。
2.非税收入未及时足额上缴国库。2个部门污水处理费、房屋租赁费未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涉及资金3347.87万元。审计期间已整改。
(二)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
1.预算支出不合规。3个部门在项目经费中列支日常公用经费支出8.18万元;2个部门未按规定要求收回预拨付的移民安置补偿结余资金186.70万元、计生免费技术服务专项资金51.97万元。
2.资金监管不到位。经大数据比对资金发放明细和殡葬数据,发现15名死亡人员领取特扶、奖补等资金1.99万元,审计期间已追回0.73万元;2017年7月至2023年1月期间,22名死亡乡村医生领取补助资金6.92万元。截至审计日,已追回17人5.07万元,尚有5人1.85万元未追回。
3.执行公务接待、公务卡使用制度不严格。10个部门单位公务接待费用集中结算,未严格执行一次一结制度;10个部门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差旅费、招待费等业务支出。
4.部门决算草案编制不真实。2个部门非税收入47.06万元未编入部门决算,1个部门财政拨款收入决算多编0.28万元。
(三)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
1.部分项目推进缓慢,未按期完成。一是雪野水库至大冶水库联通工程项目,未根据合同约定和绩效目标要求于2022年底完工。截至审计日,仍未完工。二是2022年区财政下达雨污合流清零管网改造项目奖补资金150万元,当年未及时组织实施该项目。截至审计日,该项目正在实施,资金未拨付使用。三是2022年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年初预算200万元,安排资金未使用。
2.专项资金分配方法不科学。2021年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收到专项补助资金870万元,未根据项目投资规模科学制定分配方案,而是对建筑面积、规模不同的174个村级卫生室按同一标准5万元/村进行了补助。
3.部分项目资金闲置。一是2022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重叠,预算资金40万元无对应项目实施,资金闲置。二是卫生科技人才经费9.85万元闲置14个月未使用。
4.项目绩效未充分发挥。一是2022年投资367.35万元购置政务服务自助终端93台利用率不高,大部分企业和群众还是选择传统的人工窗口办理业务。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具有工商营业执照打印功能,其价格明显高于民生标准型,但该项功能并未得到利用。二是境外洽谈及博览会项目组织企业参加国际联络、商事认证等事项未达到绩效目标要求。
(四)部门所属预算单位的管理监督和重大风险隐患方面
1.内部管理不严格。2个部门内控制度不健全,未建立财务管理、公务用车管理、绩效管理等内控制度;3个部门账务处理不合规,2个部门资金支出手续不完备,2个部门报销结算办理不及时,2个部门财务不相容职务未分离;1个部门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车辆使用信息未登记。
2.对所属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一是2021年区水务局3处水库管理所调整为中心分支机构,账务应并入机关统一管理,但截至审计日,3处水库仍存在独立账务。二是2022年1月区卫健局成立内部审计机构,但未对所属4个副处级全额事业单位、1处二级甲等医院和15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内审机构作用未发挥。
(五)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一是4个预算单位未使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报送数据,导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计不全面。二是17家区直部门及下属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数据与财务数据不一致,审计期间10家部门及单位已整改。
2.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一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准确。2020-2022年大班额基建工程款9900万元,未按规定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核算。二是合并学校资产交接工作不规范。苗山镇3所小学并入苗山镇中心小学,学校在资产交接过程中仅将账务进行合并未对资产实物进行盘点,存在一定的资产流失风险;口镇金城小学并入吐丝口小学的交接工作,截至审计日仍未完成;被撤销学校资产中的土地、产权不清晰的房屋及构筑物,在未与乡镇办理转交手续情况下,并入了撤并后所属学校的账面资产中,造成学校合并资产不准确。
3.部分预算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严格。2个部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县域数字平台项目投资、办公设备购置290.64万元,未计入固定资产;2个部门7处国有资产出租未履行报批手续; 1个部门出租国有资产未公开竞价,租赁价格不合理。
(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方面
网络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2个部门未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未明确网络安全负责人;1个部门未按规定与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企业签订安全保密协议;1 个部门县域数字平台项目于2022年10月份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审计日,未组织验收。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一)全区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2022年下半年,组织对全区2021年至2022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和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了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基层“三保”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债券项目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于2018年7月立项,投入运营时间为2021年7月。使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5000万元,2030年到期应还本付息金额33350万元,预计期间内收益115522.4万元。目前偿还资金的仅为每年租金收入930.16万元,与预期年租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2.村组织运转经费未及时拨付到位。审计抽查了7个街镇2022年7月至9月区财政拨付的村组织运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发现,5个街镇经费未拨付到村,涉及资金426.06万元。审计期间已整改。
(二)莱芜区文旅融合政策落实和宣传文化旅游发展资金绩效情况审计调查
组织对2020年至2022年全区文旅融合政策落实和宣传文化旅游发展资金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了文旅融合政策、文化遗产保护等四方面情况 ,发现的主要问题:
1.文旅融合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一是雕栏山旅游集聚片区建设项目未全部按期完工,截至审计日,其中2个项目正在实施。二是莱芜区2019年至2020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85处,抽查11处,发现9处由于管护不到位造成水、电、降温、取暖等配套设施损坏,目前处于闲置状态。三是文旅云平台未设置乡镇(街道)专区,每个社区、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不能通过云平台开展活动报名、在线直播、群众点单等相关业务。
2.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措施不力。一是新发现8处革命遗址,未补录到文物名录中且未及时登记并向社会公布、75处灭失文物相关数据未进行调减,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登记更新不及时。二是莱芜区418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60处因所有权私有、管理人未尽责履职、修缮不及时等原因,破损严重,存在损毁或灭失风险。三是2处不可移动文物项目共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 万元,因项目建设单位及属地单位协调推进慢,修缮工程未实施,资金闲置。
3.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不善。部分农家书屋配置不齐全,利用率不高;农家书屋补充书籍前未采取有关方式征求群众意见;部分村未完全按照每村一月一场的标准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公益电影放映次数不达标。
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一)莱芜区重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审计调查
组织对莱芜区重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审查了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项目(15所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和凤城高中改造及加固项目建设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推进及前期手续办理方面:一是项目整体推进缓慢。2021年秋季开学前应完成新建和改造4所学校,仅完成2所小学腾空园舍改造;2022年秋季开学前应完成新建、扩建6所学校,仅有1 所小学改扩建部分工程完工投入使用;2022年底应完成新建、扩建2所学校,截至审计日,因手续不完善未启动建设。二是项目前期手续未办理。4个项目未办理可研批复手续,5个项目未办理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复手续,也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三是凤城高中改造及加固项目未按工程招标方式采购。
2.项目投资控制和建设管理方面:一是1个项目预算投资3407.58万元,提报竣工结算金额为4679.31万元,未经批复增加投资1271.73万元;二是1个校区改造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变更,未按照合同约定经发包人同意并向有关监督部门备案;三是2所学校建设项目未按合同约定工期完;四是截至审计日,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建设项目一期中标单位未按合同额10%缴纳履约担保金。
3.工程建设质量及验收方面:2个教学楼改造项目未经验收已投入使用;抽查4个学校建设情况发现,截至审计日2所学校的3个改扩建教学楼、1 所学校的综合楼餐厅已投入使用,但消防改造工程均未完成。
(二)莱芜区嬴汶河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情况审计
组织对莱芜区嬴汶河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项目实施进展、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未按规定建立相关工作协调机制,项目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要求。
2.勘察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一是设计遗漏必要实施项目,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各标段均存在增加合同清单外建设内容或工程量的情况;二是设计部分非必要项目;三是雪野水库至山口段1#拦砂坎下游右岸约500米的河道护坡、上王庄至埠口段部分防汛路与河堤相连坡度、草皮护坡等勘察设计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四是雪野水库至山口段水土流失防治范围设计不准确。
3.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一是施工单位配备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与投标文件承诺配备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不匹配、跟踪审计人员配备不到位且未按标准常驻工程现场;二是环境保护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未编制;三是雪野水库至山口段与上王庄至埠口段地面附着物设计补偿标准不统一;四是上王庄至埠口段已完工的吉山桥,桥面高于现有路面,无法正常通行,同时石笼护坡施工未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容易被水冲刷,影响河堤安全。
五、审计建议
(一)科学细化预算编制,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制度,定期通报各部门专项资金分配和支出进度;建立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支出进度慢、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部门单位,相应压缩下一年度预算。
(二)强化项目建设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统筹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对绩效目标实现和项目执行进度“双监控”,强化对重大政策、项目的重点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纠偏,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三)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深入贯彻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细化管理流程,全面摸清资产家底,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有效盘活国有资产,提升资产的价值,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四)健全整改长效机制,促进审计成果转化。持续压实整改责任,确保审计整改动真格、见真章、有实效;加强审计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健全各监督部门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抓机制,形成整改合力,着力解决被审计单位屡审屡犯问题;完善整改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约谈、问责工作机制,提高审计监督实效,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本报告反映的是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详细问题清单以附件形式印送各位委员,并依法向社会公告。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区审计局将加强跟踪督促,区政府将按要求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求,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为建设现代化新莱芜贡献审计智慧和力量。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