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吐丝口小学《劳动》特色学科建设成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体验感受幸福
探索收获成长
——吐丝口小学《劳动》特色学科建设汇报材料
吐丝口小学综合组
吐丝口小学综合教研组遵循学校“体验教育”主题、秉承“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基于吐丝口小学“体验教育”课程体系,在我校“特色学科建设”的要求和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和《科学》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部分:劳动课程建设与开展情况
劳动课程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学校“体验教育”主题、以“幸福劳动”为特色学科建设的课程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并确定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措施。
一、规划构建了完整的劳动课程体系
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劳动课,根据学校的实际及有利条件,我们把2023年确立为“校本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年。(下图为我校“体验劳动”课程体系图)
结合劳动的四个核心素养我们确立了我校“体验劳动”课程的目标是:润德、爱劳、明智、健体、尚美、向新。
设立三级课程体系。
一级课程:基础课程、综合课程、创新课程
二级课程:基础课程根据开设的场所再分为家园、校园课程。
综合课程根据劳动的场景再分为种植园、社园课程。
创新课程在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分为:六艺和“劳动+”课程。
三级课程:是二级课程的具体化,在课程开设上具体指导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劳动教学。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课,我们教研组编制了《吐丝口小学体验劳动课程指导手册》,涵盖1-5年级所有师生,指导开展劳动教学。为我校劳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完善体验劳动课程的保障机制
(1)校外劳动基地建设
我校与山东健康集团数字植物工厂合作,利用集农业科研+绿色种养+教育研学+劳动实践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示范项目,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在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会两种不同环境中融合式发展。
(2)校内劳动基地建设
我们拥有全莱芜区最大的校内劳动基地,共计3000余平方米(约4.5亩),今年对劳动基地进行了全新规划。规划了以“展望四季”为主题的校内劳动基地。根据四个季节分为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四个主题基地。按照二十四节气分为了立春园,雨水园、惊蛰园……24个节气命名的节气园区。(这些节气园都是由学生自主设计)。不仅开展了劳动课,还能普及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把校园文化与劳动课程、中国传统节日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这些劳动基地分布在教学楼前使学生走出教学楼门就可以动手种花种果。观察农作物的变化,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田园劳动基地,由全班学生规划、管理、使用、收获、体验。以种植各种蔬菜,瓜果等作物为主,以种植代绿化,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3)劳动教室建设
建设了以“六艺”为主题劳动教室。劳动教室有厨艺教室、剪纸室、布艺室、陶艺室、劳动综合教室。陶艺室配有专业陶艺设备。厨艺教室于2023年10月投入使用,室内配备六组专业厨艺教学设备;劳动综合教室配备齐全专业地木工工具包、五金工具包等。
(4)优化师资
学校现有劳动课教师有14人,平均年龄44岁,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具有各自擅长的劳动技能和经验,保证了我校劳动课的高质量开设。
(5)课时统筹
全校劳动课一般情况下统筹安排,必要时两节联排、两周打包,与学校课程打通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的统筹安排劳动课程,比如:场所的创建,师资的整合,劳动时长的限制、劳动工具的准备等问题。
(6)1+N教研机制
困扰劳动课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工具的准备和劳动课程的选材,我们每周二下午遵循学校主题式、坐庄式、听评辩教研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劳动课的实际推出了1+N教研模式。有的时候把教研的场所开设在田间地头,主要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打团体战,共同准备,这样我们可以做到准备好一个班,就等于准备好了一个级部,备好一节课,就等于备好十几节课,甚至可以涵盖整个学校,可以更方便地开展劳动。
三、课程实施情况及评价
1.构建系列化校本劳动课程
学校以“田园体验”系列课程为主要载体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学校的实际条件和节气安排,本学期重点开展了《饮食课程》《我与小麦共成长》 《红薯课程》《节气课程》《“完蛋”课程》《自理课程》《快乐小厨》等独具特色的校本劳动课程。
2.创新开展主题式、贯通式劳动课程
例如“完蛋课程”,鸡蛋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五个年级都有涉及,一是为了便于教学,二是为了统一规划课程便于对学生进行统一评价。
3.开展延展式创新劳动课程
例如:开展麦秆画、美食美客、粘贴画等多种延展性课程,每学期都有“学种一种植物”等劳动,指导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劳动。
4.开展劳动值周课程
结合日常管理,推行学生“值周”制,主要任务有收放餐具、维持纪律、维护卫生等,每班轮流为大家服务一周,孩子们自然地将劳动之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劳动评价
劳动课程不同于其它学科,如何对学生的劳动成绩进行评价,学校以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评价,如捆绑式评、成果式评价等。采用劳动报告、劳动日记、辩论赛、演讲等方式进行反思交流,通过“三月公益周”“五月劳动周”“九月展示周”三个主题活动周,美食美客、志愿服务、幸福劳动节、劳动达人秀、创客嘉年华、科技艺术节6个专享活动为学生搭建劳动展示平台,关注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掌握的劳动技能、运用劳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年的摸索,我们的劳动课开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形式越来越丰富,正按照特色学科建设的要求逐步推进,让我们的劳动课在特色学科建设这条路上走的更稳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