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文字解读:关于《提质培优建设莱芜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113712020043583922/2020-4117690
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0-09-01

文字解读:关于《提质培优建设莱芜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政策背景

2020年1月10日,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颁布《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2020年4月17日,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一市(校)一案”编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鲁教职字〔2020〕4号);2020年8月24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提质培优建设济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发〔2020〕10号)正式印发。

二、政策依据

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编制了《提质培优建设莱芜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向区直相关部门单位征求了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出台目的

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济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对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任务,围绕优化布局补短板,围绕产教融合破障碍,围绕办学水平抓提升,围绕机制创新占高地。推进绩效工资改革,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深化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和发展水平,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升实习实训效能,提升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数量和质量,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建立起结构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科学、校企合作机制成熟、学校运行机制高效、保障政策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莱芜区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模式。

四、重要举措

1.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确保我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整合普通高中资源,逐步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到2022年,中职招生占比提高到40%以上。

2.推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支持学校通过直接考察方式招聘业界优秀人才担任专任教师。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省定绩效工资标准,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

3.加强职业教育教研工作,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教研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研究水平。

4.推进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引入学分制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加强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到2022年区域内“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0%以上。

6.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落实校企合作办学财税激励政策和收费政策。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7.强化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健全职业教育专业预警调控机制。对接山东钢铁集团、山东重工等大型企业,重点向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发展,对接三辣一麻等高效农业,重点向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电商专业方向发展。到2022年,重点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农业,设立智能制造、医学护理及老年人护理、农村电商等专业,培育1个高水平中职专业(群)。

8.实施教学提质升级专项行动,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

9.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职业院校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

10.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升办学条件,确保区内职业学校达标。支持莱芜职业中专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1-2个,支持学校积极申报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逐步提高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拨款。

11.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国际论坛,鼓励支持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

五、保障措施

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等,提出推进我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强化人才引进措施,通过一系列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的实施,构建人才金字塔,营造人才孵化器,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科研水平。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
        具体联系人:周光明
        咨询电话:0531-76227019

 

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0年9月1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教育和体育局

734

信息发布总数

509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