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督导组杨富廷副组长解读《莱芜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字号:
大 中 小



杨富廷,男,正高级工程师,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督导组副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节能标准化工作组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低碳推进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绿色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山东省碳足迹认证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钢铁行业协会环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篇,1项管理成果获国家奖励,5项科技成果、6项管理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承担和负责完成的《以“节能减排增效”为目标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与管理》课题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冶金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莱钢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获中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钢铁企业钢渣处理平台研究与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冶金行业安全环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问:制定《方案》的意义和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多年来,莱芜区始终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三五”期间,莱芜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32.9%,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莱芜区能源资源约束问题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走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节能减排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十四五”时期,莱芜区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转型,引导企业向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方案》科学设定了莱芜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提出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节能减排是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支撑。《方案》提出逐步减少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转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建立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储能和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提高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显著降低碳排放。
(三)节能减排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莱芜区工业历史悠久,产业门类齐全,同时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不畅、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挑战。《方案》提出完善经济政策,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
问:《方案》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立足新发展阶段,节能减排工作面临新目标、新形势、新要求,需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加快存量绿色改造、增量绿色构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方案》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开展十大重点工作,树立示范典型,发挥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全面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二)加强管理,优化配置。《方案》提出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等三项节能减排控制制度,强化节能减排监管,合理配置各类资源要素,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政策赋能,精准发力。《方案》从八个方面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着力激发用能单位节能内生动力,引导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流动和集聚,着力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切实提高工作效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保障节能目标顺利完成。
问:《方案》的实施预计会达到什么效果?
答:(一)绿色低碳社会构建。随着《莱芜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莱芜区将逐步构建起一个绿色低碳的社会体系。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到2025年,预计全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将显著提升,化石能源消耗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将使建筑能耗降低,城市的碳排放显著减少。此外,农村地区也将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清洁取暖设备的推广,实现节能减排的城乡一体化。
(二)经济环境双赢局面。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将带来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收益。一方面,高效能源利用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绿色技术的推广,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到2025年,预计莱芜区的绿色经济产值将显著增长,同时,环境质量的改善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形成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执法能力与技术提升。在节能减排的实施过程中,莱芜区的节能减排执法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强化环境监管,完善统计监测体系,莱芜区将建立一套高效、准确的节能减排数据监测网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节能减排违法行为的查处将更加有力,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此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提升节能减排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节能减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解读机构与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莱芜区发展和改革局
具体联系人:吕翠玲
咨询电话:0531-7611782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