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媒体解读:鲁网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莱芜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11371202494385130U/2023-6528710
区城乡水务局
2023-12-25

媒体解读:鲁网解读: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莱芜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1.png

        鲁网12月25日讯 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政府印发了《济南市莱芜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莱芜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到2025年,莱芜区水网布局进一步完善,现代水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35年,“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将基本建成。


       统筹水资源配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莱芜区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不断提升水资源空间均衡优化配置能力,全方位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规划新建马头山水库。拟建马头山水库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北嵬石村北,雪野水库上游5km处,瀛汶河干流上,规模为中型,总库容约2400万m3。马头山水库建成后可充分拦蓄当地径流量,作为饮用水源地为莱芜城区及周边乡镇生活供水;与大冶水库连通后,共同保障全区居民饮水安全,保障主城区、口镇新城、雪野新城的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近期规划实施城市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对莱芜区鹏山净水厂、鲁中大街、凤城大街供水管线进行改造,并实施户表改造。同时对14 个街道(镇)的223 个村进行村内供水工程提升改造。通过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切实解决城乡供水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五同”供水格局,让城乡群众共饮“一碗水”,为莱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强化水生态保护,实现人水和谐环境

  莱芜区发力河湖复苏、污水治理,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城市污水排水体系建设。推进实施“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程,加快补齐城市建成区排水设施短板,对城区内市政管网和建筑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使污水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同时开展城区黑臭水体清零行动,对城区大汶河、青草河、莲河等主要河道开展清淤疏浚,加强水体及岸线整治,实施河道景观提升,打造滨水绿色长廊。通过建设城市排水体系,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村水生态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景观人文和防污控污等方式,着力恢复农村河湖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基本功能。推进实施全区全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提高农村外貌,实现健康宜居,促进新农村的建立,全面提升了农村的发展环境,为农户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完善水灾害防御,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莱芜区加快推进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以河道堤防达标提标建设和河道整治为重点,加快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大汶河提标工程,大汶河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非城区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同时推进对瀛汶河、方下河、通天河、等河流实施治理。并且兼顾河流功能开发、资源利用和生态治理等目标,支持流域可持续发展。

  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对设计重现期2年以下的雨水管道、边沟、沟渠逐步实施改造提升;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改造增设排水泵站;对城区雨水管线进行清淤检测及功能修复;做好“四预”工作(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科学应对汛期洪水。使城市总体防洪标准近期达到50年一遇,远期达到100年一遇要求。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莱芜区将以《济南市莱芜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为指导,以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为要求,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交出优异答卷。(本网记者)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