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2年4月,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简称《纲要》)。为贯彻落实《纲要》,参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济南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结合莱芜区实际,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决策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
(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政发〔2022〕13号)
(三)《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济南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济政发〔2022〕22号)
三、出台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精密的气象监测网、精准的气象预报网、精细的气象服务网,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和水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幸福莱芜提供坚强气象支撑。
四、主要举措
一是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优化和健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形成融合互补、点线面结合、布局科学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网。
二是提升气象精准预报预警能力。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业务布局,做好上级预报预测产品的订正,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能力。
三是提升气象精细服务能力。充分依托数字莱芜,加大数据融合应用,提高短临预报更新频次。
四是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
五是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社会再传播机制,畅通全网快速发布“绿色通道”,鼓励社会机构和志愿者传播气象信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是提升气象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成果应用,发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
七是实施城区建设气象保障行动。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科学加密城市气象观测站点,将气象产品接入大数据平台。
八是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进气象服务进入各行各业,融入各个环节,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九是实施“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行动。优化农业观测布局,加强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相适应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十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
十一是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十二是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生态良好能力。开展常态化和应急保障服务人影作业。
十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支撑能力。加强气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落实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政策、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加大气象科技项目支持力度
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能力明显提升,建成能满足莱芜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气象体系。地面气象观测空间布局不断提升。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90%,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5%,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超过45分钟。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5分以上。
到2035年,全面建成气象精密监测体系、精准预报体系、精细服务体系。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服务莱芜高质量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稳固。
六、政策亮点
《实施意见》结合莱芜气象发展实际,聚焦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服务城市防灾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提出五个方面主要任务,全面加快推进莱芜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升气象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2、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加强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依法发布和传播气象信息。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活动。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气象标准化应用。
3、加强财政支撑。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把支持气象高质量发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气象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八、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济南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处
联系人:卜庆雷
联系电话:0531-7626913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