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镇街信息
索引号: 11371200004329970Y/2025-0075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莱芜区人民政府方下街道办事处 组配分类: 乡镇动态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5-08-20
方下街道: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粮仓”
发布日期:2025-08-20 14:51 信息来源:莱芜区人民政府方下街道办事处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以提升城乡群众精神文明水平为目标,通过持续打造特色“文化书院”,推出“方兴书院”文化品牌,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逐步探索出了融合特色资源、精品项目、多维空间、人才梯队的四维发展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午后的阳光洒在鲁西村文成书局的青砖灰瓦上,透过雕花木窗,映照在泛黄的书页上。走进书局,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厚重的氛围,仿佛把人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展板上,一张张泛旧的照片和一段段文字,记录着那段峥嵘岁月。村民刘大爷常常带着孙子来这里儿,他说:“让孩子看看这些故事,知道我们脚下的土地多么来之不易。”

在张公清村民俗博物馆里,几十件传统农具静静陈列,犁、耙、纺车、石磨,每件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印记。“这是我母亲当年用过的纺车,看到它就想起母亲忙碌的身影。”一位正在参观的村民感慨万千。“我们收集了50多件农具,每件都配有说明,既是展示,也是教育。”博物馆负责人李胜华介绍。目前,方下街道已系统梳理出近100个非遗项目,建立完整档案,为文化书院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文化的根脉在这里延续,更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每逢周六,“书香润童心”阅读活动都会在书院举行。三十多个孩子端坐在书桌前,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朗读声此起彼伏。“我最喜欢来这里看书,还能交到新朋友。”五年级学生陈子豪眼里闪烁着光。书院的老师们精心设计活动,不仅读书,还通过故事分享、读后交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据统计,该活动已开展48期,累计参与学生1500余人次。与此同时,“护苗·绿书签”进校园活动深入全街道中小学,通过案例讲解、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健康上网、远离不良信息,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这里也成了村民们的文化乐园。剪纸课堂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大家剪出精美的图案;书法课堂里,几位老人并肩而坐,专注临帖;广场上,文化志愿者排练快板、合唱,把文化送到群众心坎上。“能把自己的一点本事传下去,让更多人喜欢上传统文化,是我最大的满足。”退休干部何兰华是书院的常驻讲师。

为了让文化资源“飞”得更远,方下街道文化书院依托互联网平台,开设线上直播课。“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剪纸技艺……”在镜头前,主讲人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屏幕那头的观众跟着剪纸,互动不断。通过直播、录播和社交媒体推送,书院突破了时空限制,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线下则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构建起“15分钟文化服务圈”。“出门走几步就能参加文化活动,真是太方便了。”村民时勇笑着说。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方下街道注重培养乡村文化骨干,目前已有一批本土文化带头人在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他们既是群众中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和引领者。书院还与高校、文艺团体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授课,为基层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

“文化书院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设施、丰富活动、培养人才,同时加强与高校合作,提升文化服务品质,让文化书院成为传承文明、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让书院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方下街道党工委委员、平安法治和信访办公室副主任李慧说。


编辑:任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