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要求,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区域特色经济——花椒产业,以“商事登记直通车”为抓手,持续深化“花椒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近日,直通车服务团队再度驶入牛泉镇产业一线,主动下沉问需,精准破解堵点,以高效的政务服务为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直击痛点:下沉一线“把脉” 产业发展现实需求
改革的精准性来源于对产业生态的深刻洞察,本次直通车深入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兴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以及花椒专业村庞家庄村,进行实地走访和深度座谈。
商事登记直通车对兴源公司进行现场调研
服务团队聚焦其年加工量过万吨的规模化生产需求,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其在供应链整合、出口资质优化、品牌价值提升及政策扶持兑现中遇到的证照办理协同性不足、产业配套政策获取渠道不畅等关键痛点。直通车团队不仅现场解析了食品生产许可等准入准营环节的法规要求,更精准定位了其对集成化政策指导、国际市场拓展服务的迫切期待。这些“一手资料”为后续改革方案的靶向施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商事登记直通车在庞家庄村进行座谈交流
直通车再次来到牛泉镇庞家庄村,开展花椒产业全链条调研及上门提供政务服务。面对以小微经营主体为主、规范化程度不高的现状,直通车团队将服务重心放在“降门槛、促规范、助成长”上。现场系统讲解了个体户、合作社、小作坊等不同经营主体形态下,从登记注册到食品生产(加工)许可的全链条办理条件、流程及材料清单,清晰划分了不同业态的准入路径。更为关键的是,团队即时响应经营者诉求,针对现场提出的户外招牌许可、合作社注销等具体问题,不仅当场记录,更迅速联动后方科室,实现了“现场咨询-后台响应-当日回复”的快速闭环处理机制,真正做到“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有效疏通了政策落地的“神经末梢”。
成果转化:调研成果淬炼 精准改革“政策工具包”
此次牛泉镇之行,是莱芜区商事登记直通车近期系统化、高频次服务花椒产业经营主体的缩影。通过多轮次、全覆盖式调研,直通车已清晰勾勒出花椒产业在经营主体结构、发展层级、政策适配度、共性问题(如准入标准模糊、产销衔接不畅、品牌影响力弱)等方面的全维图谱。全方位梳理花椒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分层分类,识别服务重点,完成主体信息画像;系统性归纳准入、准营、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共性障碍与个性需求,全面归集堵点问题;基于调研结果,邀请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税务等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进行联合研讨,将市场主体反馈转化为具象的改革议题,推进跨部门协同攻坚;继续完善涵盖“登记注册便捷通道、许可办理标准化流程、产业扶持政策集成窗口、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指导服务”的“花椒一件事”改革方案,推动政策供给集成创新,实现准入更便捷、准营门槛更清晰、产业生态更优化。 这些扎实的调研成果为“花椒一件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
赋能区域经济:驱动特色产业 升级与营商环境优化
区行政审批局的“商事登记直通车”实践,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的生动注脚,更是服务区域特色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通过将政务服务直抵产业一线,变 “被动受理” 为 “主动赋能”,实现行政审批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一方面,通过流程再造与标准指引,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小微主体合规化经营,切实减轻创业负担;另一方面,全面释放政策红利,不仅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更促进小散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全面激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依托商事登记直通车,花椒产业逐步构建起 “规模化种植 — 标准化生产 — 品牌化运营” 的全链条发展体系,区域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此外,通过这一标杆性改革,有力地塑造了服务型政府新形象,不断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持续提升区域招商引资软实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下一步,区行政审批局将继续用好“商事登记直通车”这一创新载体,紧扣“花椒一件事”改革核心任务,加速方案落地见效。通过制度创新与流程再造,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堵点,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莱芜花椒产业腾飞插上制度保障的翅膀,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务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