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一花
发布日期:2025-03-17 16:04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1、莱芜黑猪

莱芜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被誉为“国宝”。以肉质好、繁殖力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点而著称。莱芜黑猪的饲养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在上世纪50年代前,纯种的莱芜黑猪在莱芜当地比较普遍,“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的民谣,就是当时莱芜猪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1982年被收录《中国猪品种志》,2004年取得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2006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09年、2012年,“莱芜黑猪”分别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是我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被专家赞誉为“华北第一猪”。近年来,在一系列科技项目、扶持政策的支撑引领下,在莱芜猪种猪繁育、生猪饲养、饲料生产、标准化生态养殖、特色猪肉产品研发加工、质量保障及配套技术产业化技术集成等方面展开研究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发出了冷鲜肉、烤肉、香肠等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肉制品,莱芜猪极品猪肉以每公斤200多元的高价供不应求,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和市场基础。

2、莱芜黑山羊


莱芜黑山羊饲养历史悠久,中心产区济南市莱芜区,分布于鲁中地区泰山山脉,生长于山地林区、荒山草坡、河滩泽地、丘陵地隙之中。莱芜黑山羊以牧养补饲为主要养殖方式。在人们漫长的生活史诗中,经过自然与人工选择形成了高繁殖、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的肉、皮、绒兼用品种。与莱芜猪一样,几千年来的世袭繁衍在给人们生活提供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体现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史,是我市珍贵的物种种质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过度放养,对林业与植被的破坏,使莱芜黑山羊在禁养与捕杀声中时起时落,种质退化严重,有时面临濒危之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为保护和利用这一优良地方种质资源,畜牧主管部门在省、市科技、财政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从保纯、选育入手,先后完成了“莱芜黑山羊保纯选育”、“莱芜黑山羊高繁品系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山区优质羔羊肉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推广”、“莱芜黑山羊品系培育与产业化开发”、“莱芜黑山羊良种开发示范园建设”等十几个科研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保纯了莱芜黑山羊这一优良种质资源,并选育出了莱芜黑山羊高繁品系,培育了肉用型鲁波山羊新品种。同时,通过试验测定研究制定圈牧饲养下的肥羔生产工艺流程,规避了放牧饲养对林木生态植被的破坏。进入本世纪,通过技术推广和示范引导,莱芜黑山羊、鲁波山羊种群数量大增,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市存栏常年保持在30多万只,出栏在20万只以上,年产羔率在150%以上,出栏率在70%以上。莱芜黑山羊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2年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4年莱芜黑山羊原种场通过国家级畜禽资源保种场验收,目前存栏莱芜黑山羊原种核心群1100只。2016年为提高肉用山羊的生产性能,利用莱芜黑山羊无角个体和川中黑山羊的生产性能级进杂交培育一个生产性能高的无角新品系,目前一世代种羊正在培育之中,在未来3-5年内可培育成一个高繁、高产的肉用无角山羊新品种。

3、莱芜黑鸡


莱芜吉山黑鸡是以培育高档特色品牌肉鸡、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为目的,利用国内多个著名的地方品种,以肉质风味特性为主选目标,经过杂交建系、品系选育、定向培育的肉质香醇的优质肉鸡专门化品系。

吉山黑鸡全身羽毛黑色,着生紧密,具金属光泽。单冠红色,头颈挺举,尾羽高耸,背部似“ U”字形,胸部发达。该鸡遗传性能稳定,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和抗病力也很强。鸡肉质地鲜美,黑鸡胴体洁白美观。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肉质细嫩,滑嫩爽口。

吉山黑鸡成年公鸡2.0-2.6千克,成年母鸡1.8-2.2千克,半净膛屠宰率达80%以上,全净膛屠宰率达70%以上,且随性别、年龄、饲料而异。该鸡繁殖力较强,产蛋性能较好,4个月左右性成熟,年均产蛋180枚,蛋壳中等厚,呈褐色和淡褐色。种蛋受精率达94%左右,孵化率85%以上,有一定的就巢性。

4、鲁莱花脸长毛兔


鲁莱花脸长毛兔是运用现代动物遗体育种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而成,成年兔平均体重5896g,产毛1835g,粗毛率21.35%,窝产仔8.72只,料毛比42.7:1,具有全身被毛白色,耳尖、鼻尖“三点黑”标记鲜明的外貌特征,可明显区分于其他众多的长毛兔。莱芜黑兔原种场承担鲁莱花脸长毛兔的育种选育工作,目前存栏种兔2000只,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种兔及商品兔1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