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67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17件,增长27.3%。登记专利权质押融资229笔,金额10.09亿元,申领利息、评估费等资助505万余元;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11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6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新增省级创新平台4家、高端品牌培育企业3家。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实现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2项成果纳入省重大科技成果库,3项高价值技术成果入选“济南好成果”提名榜单。
文化事业繁荣稳定。组建群众文化队伍16支,开展“四季村晚”活动400余场、“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861场。区级文博场馆组织各类公益活动800余场,受益群众26万余人次。新建泉城书房1处,8个文化站被定级为山东省一级文化站,7个文化站被定级为山东省二级文化站。莱芜梆子《血乳》荣获2024年济南市群众性优秀小戏小剧作品展演“一等奖”。大王庄镇独路村、寨里镇太平街村进入第四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公示名单。
卫生事业巩固提升。推进健康莱芜建设,巩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三减控三高”特色项目区创建成果。建成“扁鹊国医堂”“中医阁”38处,“莱院一次·智联终生”入选新华社品牌工程。省级卫生村监督管理扎实到位,病媒生物防治成效明显,全年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44家。医养结合工作高效推动,29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部高分通过复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获全市第二名。莱芜康养中心建成启用,完成适老化家庭改造240户。安宁疗护顺利通过市中期评估,1家医疗机构获评全市安宁疗护服务样板。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全区共有幼儿园283处,其中,公办幼儿园140处,民办幼儿园143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35处),普惠覆盖率97.54%。全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新增普惠性学位600个。共有义务教育学校62处(含4处分校),其中初中24处(含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38处,普通高中2处,区直职业学校1处。全区在校学生共计120445人,其中,幼儿园21129人,小学59368人,初级中学30967人,普通高中6604人,职业中专2377人。动态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高标准建成雅鹿山中学,推进山东商职莱芜校区、山东职业学院雪野湖校区建设,强化产教融合互促,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表8 2024年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学校类别 | 学校数量(所) | 在校生(人) |
幼儿园 | 283 | 21129 |
小学 | 38 | 59368 |
初级中学 | 24 | 30967 |
普通高中 | 2 | 6604 |
中等职业学校 | 1 | 2377 |
合计 | 348 |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载体,有序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共计102余场、社区运动会53余场。共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468场,承办国家、省、市级赛事活动9次,参与活动人数约100万人次。全年完成854个行政村(居)、1137处健身点的公共全民健身设施巡检工作,更新、更换健身设施1566件;完成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300人次;完成国家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16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