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平稳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5.94亿元,比上年增长5.3%;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实现47.98亿元,增长3.7%;限额以上贸易业销售额(营业额)实现1684.98亿元,增长5.6%。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顺利通过三年一次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农产品)考核,“莱芜姜蒜农产品电商产业带”成为全市首批省级电商产业带。
必需类商品需求旺盛。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商品类值中,粮油类、肉禽蛋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9.5%、37.4%、14.6%、16.7%、3.5%。药品销售保持稳定,中西药品类、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分别增长6.1%、45.3%。
休闲类商品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行业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4.42亿元,比上年增长77.7%,占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的比重为9.2%,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分别增长17.2%、12.9%、10.8%。
表 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
商品类别 | 零售额(万元) | 比上年±% |
粮油、食品类 | 38922.2 | -0.3 |
其中:粮油类 | 7865.5 | 19.5 |
肉禽蛋类 | 6960.1 | 37.4 |
蔬菜类 | 2415.9 | -28.7 |
干鲜果品类 | 5227.5 | 18.8 |
烟酒类 | 15596.8 | 14.6 |
金银珠宝类 | 26831.3 | 12.9 |
日用品类 | 7448.7 | -4.7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594.1 | -12.5 |
中西药品类 | 37644.3 | 6.1 |
其中:西药类 | 28736.8 | 1.8 |
中草药及中成药类 | 5278.9 | 45.3 |
通讯器材类 | 14118.6 | 0.4 |
汽车类 | 205864.4 | 0.6 |
其中:新能源汽车 | 44249.3 | 77.7 |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61.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14.4亿元,增长3.0%;进口46.6亿元,增长0.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62.8亿元,增长10.3%,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4.9%。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出口规模居首,出口额59.6亿元,增长25.2%,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2%,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5.3%。新增外资企业8家、进出口实绩企业60家,“小红星”山楂首次出口泰国,实现农产品出口额60亿元、增长25%,顺利通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复审。
开放合作深入推进。举办营养健康产业上海推介会等招商活动15场次,洽谈推进项目360个、签约落地115个,实际使用外资9737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63%,完成率居全市首位,比上年增长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