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山,其主峰位于和庄镇和庄村南,海拔610.5米,又名禹王山,与位于博山的北原山(北禹王山)隔望鲁山遥遥相对,因是汶水、淄水的发源地,所以得名原(源)山。
原山阳面山中,植有柏树,属于西平州村的管辖地。东山脚下由马杓湾村向东及北属古齐国,西山脚下由普通村向西及南属古鲁国。山阳之水是汶河支流发源地,山阴之水是淄河发源地。据此,原山又有“东齐西鲁抱三州(三个平州村),前汶后淄踏三羊(三个佛羊村)”之说。
这里地理条件特殊,正常气温比莱芜城区低2~4摄氏度,有时一地下雨,一地下雪,小麦夏至才熟,因此又被老百姓称为“小关东”。隆冬时节,原山上时常会出现雾凇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原山不仅山势嵯峨雄奇,还留下许多历史故事与文化遗迹。传说夏禹治水时,原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禹王到此带领民众开山劈河引水,治理汶河和淄河,终于把洪水引入东海。在山阴绝壁上,至今存有缆船石环的印记。后人为纪念禹王治水功绩,把原山主峰叫禹王山,并在主峰上修建了禹王祠。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艾陵之战”就发生在原山一带。传说齐桓公曾在原山主峰安营扎寨亲自督战。艾陵之战,齐国被鲁国、吴国两国联合打败后,退至齐长城青石关防守。1982~1999年,从普通村土场和西车辐古代墓群中出土的文物青铜剑、青铜器、彩陶罐片、白陶罐可以证实传说的真实性。
此外,原山上还建有文昌阁、碑林、石夹泉、圣水泉、磨盘顶、摩天崖、狐仙洞等。原山阁为门洞型建筑,古朴典雅,阁面南,高约5米,宽约4米。门洞用石发碹而成,门洞南墙上方镶嵌一块石匾,上阴刻有“原山”两个大字。
原山山阴陡峭的悬崖下有山岭相连,岭上也建有山寨,称小寨。小寨由三个互相连通的寨子组成,是原山后路关防。原山以北就是淄河,再往北是著名的齐长城青石关。原山居高临下,地形险要,控东西南北要冲。1947年2月,著名的莱芜战役青石关阻击战中,曾在原山一带发生过激烈的争夺战。
原山碑林位于山顶原山寨中、现存重修庙碑11块,其中7块保存较好。石碑主要有重修庙记碑、流芳百世碑、承前启后碑、永垂不朽碑等石碑,大都是明清时期所立。
如今,原山已成为徒步、登山爱好者的天堂,关于它的故事和传说,依然在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