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农业农村局:
为科学应对此次连阴雨天气对我省中药材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提升中药材品质及产量,保障安全、有效、稳定供给,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应对连阴雨天气加强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10月23日
应对连阴雨天气加强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自9月中旬以来,我省遭遇持续性多雨寡照天气,导致土壤湿度过大、部分地块出现积水渍涝,植株根系受损、生长缓慢、指标性成分合成降低,对我省中药材生产,特别是丹参、西洋参、黄芩等根类药材的秋季田管及收获带来不利影响。为最大限度减轻不良天气带来的生产损失,提升中药材品质及产量,保障全省中药材安全、有效、稳定供给,提出如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全力做好排水散墒。目前,大部分在田中药材的土壤湿度接近饱和状态,全力做好排水散墒是当前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及时疏通沥水沟,加速深层土壤水分渗出,防止根系因长时间浸泡缺氧而腐烂。对于部分积水地块,必要时可采取机械强行抽水,确保“天晴水走”、尽快散墒,为植株恢复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二、适时进行中耕松土。土壤湿度适宜后,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根据药材根系深浅合理调整中耕深度,一般以打破地表板结层为宜(约5~10厘米),加快地温提升,促进根系恢复呼吸和生长。
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目前,丹参等深根系药材由于根系长时间浸泡受损,植株生产停滞,指标性成分合成减少,药材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加快恢复生长,是提升药材品质的关键一招。应首选叶面追肥,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配合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每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以增强叶片功能,促进植株恢复。待植株明显恢复生长后,可酌情轻施一次速效性肥料。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可采用穴施或条施,避免大面积撒施造成浪费和再次伤根。
四、全力控制病虫害发生。及时清除田间病死植株、枯枝落叶,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对已出现根腐病的地块,可用恶霉灵、咯菌腈等药剂灌根或拌细土撒施。全田喷施广谱性保护剂,如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预防叶部病害。对于已发病田块,针对具体病害选择治疗性药剂。药剂选择应遵循中药材生产的相关规定,合理安排喷施时期及用量,确保农药无残留,药材质量不受影响。
五、适时分类采收加工。目前我省深根系药材的采收时间应根据不同地块的情况灵活安排。西洋参应选择晴天加快抢收,防止长期泡水影响商品性。丹参的收获期应统筹考虑田间积水、病害发生、药材品质及产量等多重因素,如在田丹参的根系红、含水量适宜、无其他病害,并且已经形成产量,应尽快安排收获;如在田丹参的根系泛白、根皮开裂、含水量较大,应尽可能延后收获时期,为丹参植株恢复生长、加快合成指标性成分留出充足时间,最晚至11月底土壤封冻前均可采收;如在田丹参已出现根腐病,应综合研判发病情况,科学决策采收时机。采收后的药材切忌堆放,应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并经常翻动,防止内部发热霉变。有条件的应优先采用烘干设备进行人工干燥,以有效控制水分,避免雨天无法晾晒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