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分中心,我是市中心,请协调你区11月11日上午9:00的汶河宜居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远程异地评审事宜,注意确认副场信息并完成系统调试”——这是一项合同估算价达4.02亿元、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评审的重大项目!
通知即是命令!莱芜分中心闻令而动,迅速组织落实:通知代理机构,由代理机构抽取交易副场和评审专家;待确认威海市文登区和临沂市兰陵县两地为交易副场后,迅速组织对接,开展评审系统联调联试及协调后续评审音视频资料共享等事宜。11月11日上午9:00,评审工作准时启动,省内跨三地市的主场与副场高效协同、紧密配合,仅用5个小时,便从18家潜在投标人中顺利评审出12家合格单位,圆满完成评审任务。
这是分中心高效组织远程异地评标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分中心以“建制度、严管理、优服务”为抓手,系统完善工作体系,持续提升运营能力,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规范、高效、常态化运行。
细化分工压实责任,构建闭环工作链条。分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明确项目负责人、调度联系人和现场服务人员的核心职责,细化专家接待、抽取见证、资料核验、系统运维等环节分工,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责任闭环。各岗位人员既各司其职,又协同联动,高效应对评审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从对接到办结全流程顺畅运转、按时完成。
升级设施优化布局,夯实稳定运行基础。按照市中心统一部署,8月份分中心完成评标区设施改造,实现物理隔离、技术隔离与流程隔离“三重保障”。同步推进软硬件优化:全面检修工作电脑并完成系统适配升级,彻底淘汰易出故障的Windows7系统;安装系统备份软件,显著提升设备应急恢复能力,为评审工作“不断链、按时结”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升技术保障能力。秉持“需求在哪里,服务到哪里”的理念,分中心组建专职技术保障团队,通过定期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与技术能力,夯实服务基础。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加强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动态跟踪,第一时间响应并解决评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确保远程异地评标规范、高效、无间断推进。
强化监督见证机制,筑牢公正评标防线。通过改造电子见证室、优化监控系统布局,实现评标区域全方位、无死角电子化监督。强化主场与副场之间的协同监督与音视频实时共享,构建“人防+技防+制防”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有效隔绝外部干扰,净化评审环境,切实保障评标结果的客观、公正。 远程异地评标的全面推行,使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实实在在享受到资源共享、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与监督便利等多重红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阳光、暖心、高效,显著提升了企业与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下一步,分中心将持续以全面深化远程异地评标为核心,依托信息化与智慧化技术手段,进一步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优化服务,积极探索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不断拓展远程异地评标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为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