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莱芜的“特产名片”,家家必备的味蕾佳侣!
发布日期:2022-05-09 09:42 信息来源:莱芜文旅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提起莱芜特产,不少人首先会想到莱芜生姜,作为家家必备、人人皆食的佐料,莱芜生姜早已名扬四海,已成为莱芜一张靓丽的名片。



每年春分一过,天气回暖,在莱芜大地上,一场传统农事便拉开序幕。

地下6米深处的姜井中,老姜已经窨藏了长达6个月。时隔180天后,它们终于重见天日。

室内24摄氏度,经过26天的保温,催发出嫩芽,这项工艺在民间被称作“炕姜”。炕姜工艺看似普通,却已经在民间延续了几百年。

莱芜,地处鲁中腹地,年平均气温12.5°C,无霜期191天,是中国的生姜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生姜出口基地。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和大汶河冲积平原独有的微酸壤土,为生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出产的生姜与白皮蒜、鸡腿葱、大红袍花椒并称莱芜“三辣一麻”,是中国原产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上世纪60-80年代,数百位莱芜农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携带姜种远赴全国各地,传授和推广生姜种植技术,从那时起,莱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生姜发源地。


经过6个月的生长,霜降前夕,汶河两岸生姜喜获丰收。成熟的莱芜生姜富含水分,姜块肥大、表皮光滑、肉色鲜黄,同时饱含能带来芳香和辛辣感受的姜油酮和姜辣素,入口清辣、浓郁多汁;新姜经过风干,水分减少,表皮变为土黄色,纹路加重,其中姜油酮和姜辣素的含量大大提高,姜味愈发炽烈。

中国人通常不会直接表达对生姜的热爱,却不约而同地把它加进几乎每一道菜品——在餐桌上,生姜从来都不是主角,但却不可或缺。

在不同的地方,莱芜生姜的食用方法也各有千秋。位于莱芜区的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每天都有数百吨生姜原料进入加工车间,经过流程加工后,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美国、中东、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用莱芜生姜制作的腌渍姜片,供应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味蕾伴侣。


在种种奇异的搭配中,不同地域的人们,为一块块莱芜生姜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无论作为配料还是主角,在不同的餐桌上,殊涂同致,百转千承。

编辑:孙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