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近日,济南印发《关于“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统领,全面推进“十大之城”建设。莱芜区坚持“五化”引领,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着力从作风建设精准化、生活方式精品化、公共服务精确化、城市环境精细化、公共设施精美化入手引领全年,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为济南全面推进“十大之城”建设作出莱芜贡献,为全市争创文明典范城贡献莱芜力量。
近年来,莱芜区始终秉持“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服务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求实效、用实劲、出实招,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落地生根。今年以来,莱芜区围绕资金纾困、稳产增收、激活市场、优化环境等方面,推出了系列推动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惠企政策“大礼包”,各项稳企惠企举措成效明显。
送政策进企业,纾困解难助发展
5月底以来,莱芜区集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召开全区惠企政策(企业服务)宣传推广月活动推进会,区直有关部门和街道(镇)积极响应,迅速建立惠企专员队伍,深入宣讲近期国家、省、市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全覆盖,区直单位走访规上企业1350余次。“点对点”开展调研,为企业发展解困护航。深入走访,主动问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融资难、用工成本高、生产压力大、销售额下滑等问题,现场把脉,摸清企业需求和困难,并建立问题台账,持续跟进。区工信局对40家企业进行了分析研判,指导其申报技改项目,共享受到政策资金4933.5万元。针对山东泰山钢铁集团面临物流运输、合规园区入园、协调新技改项目不列入两高项目等问题,区工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制定落实措施,在立项、审批等手续上,给予了企业支持和帮助,助力泰山钢铁实现高质量发展。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莱商银行、莱芜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连续到工业、农业重点企业送政策,根据企业需求推送银行产品,为企业授信或发放贷款8700万元。“面对面”开展座谈,聚焦问题畅所欲言。组织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通过走访慰问企业家,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积极回应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发展改革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区税务局、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先后累计邀请110余家企业召开“政企面对面”座谈会,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参会企业分别就目前面临的困难和诉求与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交流。区税务局开展代理记账人员参观体验座谈活动,邀请代理记账人员走进税务局,听取大家对办税服务厅在政策落实、规范执法、便捷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政企面对面”,双方更加直观了解政策落实和需求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了工作针对性。“实打实”开展宣讲,确保政策应知尽知。通过领导干部包企业,临时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动员全体机关干部到重点街镇、重点企业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通过“智造先锋”评选、糖酒会展销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政策输送和兑现,共计兑现资金1.2亿元。区工信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等部门先后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邀请专家对政策进行专业化解读。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常态化开展“项目管家”走访宣讲活动,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联合莱芜海关举办“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专场政策宣讲会,确保政策及时落到企业。
搭平台优服务,常态化机制稳发展
稳企惠企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效之策。为确保各项工作统筹有力、协调有序、推进有效,莱芜区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搭建惠企服务平台。设立区企业服务中心。以系统集成改革省级试点为契机,推进政务服务系统集成,设立莱芜区企业服务中心,统筹协调落实全区企业服务事务,向企业提供登记设立、政策申报、项目推进、帮办代办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设立“莱惠企”政策服务区,实行“一窗受理、分流转办”,做好政策服务指南解读、惠企政策指导与帮办工作,现场为企业进行政策匹配,分类施策,将精准服务送到企业心坎里。利用政府网站,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媒体资源,常态化宣传各级惠企政策,构建了“线上+线下”惠企政策“直通车”。用好市“泉惠企”平台。动态梳理全区惠企政策,全量归集、集中发布,为31个区直部门(单位)申请政策厨房中央系统和“泉惠企”平台账号,及时发布14项服务指南和实施细则,扩大了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提升了政策兑现便利度。梳理4项区级“免申即享”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进行数据比对筛选、确定范围,实现了无需跑腿,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持续完善“惠企政策库”,对惠企政策进行分类标签、精准标识。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库”,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行业划分、精准画像,为政策精准高效兑现夯实基础。建立移动服务驿站。为精准了解企业,服务企业,帮扶企业,区工信局探索建立“你莱我办”心灵移动服务驿站,采用流动形式,把服务企业的心灵驿站搬进企业,成为送政策、解读政策、化解企业难题的专属常态化服务空间。今年以来,心灵移动服务驿站遍访了规上企业600余次,现场解决了260个问题,赢得了企业夸赞,满意率100%。
抓好落地攻坚,助企惠企促发展
制定助企纾困措施,提高服务针对性。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企业走出困境,今年以来,《莱芜区应对疫情冲击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莱芜区消费券发放工作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内容涉及支持增产增收、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强化金融支撑、保障就业稳定、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明确攻坚目标,划定责任清单,涉企部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直达快享。《莱芜区应对疫情冲击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以来共惠及企业709家,补贴金额704.4万元。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区财政局牵头齐鲁银行提供济担纾困贷8161户,放款5.05亿元。莱芜区分3期投入340万组织发放消费券,核销141.05万元,拉动消费2120万元,推动了消费回补。着力强化工作保障,推动政策高效兑现。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惠企政策“一口办理”工作水平,印发《莱芜区推进惠企政策精准高效兑现实施方案》,成立莱芜区推进企业发展服务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了制度保障,推动了政策落实更加科学有效、精准及时。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等5个区直部门(单位)落实省市区各级奖补政策惠及企业1500余家,累计发放补助和奖励资金4000余万元;全区7740余家企业享受省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缓缴资金规模7900余万元;人才补贴惠及1293人,人才补贴资金986万元;小计税费减免88.6198万户次,税费减免23.11余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