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星级食堂” | 吐丝口小学:以“三心”打造“舌尖上”的幸福
发布日期:2022-01-18 11:00 信息来源: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省级“星级食堂”

窗明几净的餐厅,一尘不染的厨房,细致、规范化地管理,缔造出家的味道和温馨,这就是吐丝口小学的食堂。学校为了办家长放心,孩子舒心的满意食堂,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凭借多年的付出和努力,近日在山东省教育厅公示的2021年度“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学校名单中,吐丝口小学位列其中,成为全区唯一一所上榜的学校。

“惠民心”定模式 运营零利化

吐丝口小学食堂采取“政府投资、学校管理、零利润经营”的运作模式。所需设备均由政府根据标准配备,食堂工作人员均由政府招聘,其工资与各种保险全部由政府承担。从开始运转起,学校就坚持费用“来之于生、用之于生”的原则,开学前一周先由学校垫支费用,根据市场变化,一周后核算出成本,分低、高年级进行收费,并将饭款全部用在学生身上,杜绝剩余。

食堂的这一运营模式得到了全体家长的高度认可,全校师生中午均在食堂就餐,省去了家长中午接送和午管的时间,而孩子在校多了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学校食堂真正成为“惠民食堂”。

用“匠心”创品牌 管理规范化

党建引领,以评促管。学校将食堂作为党员示范岗与党小组联系点,接受党组织的监督与积分评价;将党支部委员和校级领导共6人纳入“校长陪餐”管理;将食堂财务管理作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重点领域,纳入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在安全校园、新优学校、文明校园等各种创建活动中,食堂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以评价促管理,让食堂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健全机制、规范流程。学校从完善制度入手,严格食堂食材安全管理,全面落实餐饮服务许可、食堂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餐用具清洁消毒、食品加工、食品留样、食品添加剂使用等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吐丝口小学食堂管理手册》,做到事事有标准,时时有规范。学校食堂运营多年来,没有出现一起“食品安全”问题。

专业培训,提升技能。每学期开学前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每周至少举办2次专业培训,每学期培训不少于40学时。经过几年的努力,全体员工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加工流程更加规范,食品质量更加可靠,实现了食堂工人由“一般农民工”到“专业餐饮行业服务人员”的华丽蜕变。

营养配餐,渗透教育。学校专门聘请高级营养师指导推出“营养餐”计划,采取一副一正营养餐制,保证低盐少油、营养健康。结合“光盘行动”“丰收节”等主题教育,组织师生开展“我的菜谱我做主”“美食美客”精品社团活动,确保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有“味”同享。

硬件提升,保障效益。学校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将食品加工、消毒等食堂管理全过程连接入网,纳入监管。添置洗菜机、洗碗机、切肉机等多种设备,实现了各加工流程的机械化;购置大型炉灶、消毒设备等智能化设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在师生不断增加情况下,食堂管理的正常运行。

育“童心”创特色 就餐课程化

学校推行实施“班值周”“文明岗”等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在不同岗位职责中理解就餐规范和行为要求,“自打饭菜、有序排队、文明用餐、无声就餐、光盘行动、餐具摆放”等就餐要求能在最短时间内内化成习惯。

学校定期让学生走进食堂,成为“小厨师”“小分餐员”“小保洁员”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换位体验中,理解食堂工人工作,逐步培养学生守纪礼让、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饮水思源、缘木求本。学校不断扩大饮食课程外延,构建了田园课程,让学生在劳动技能、作物种植、田园生活体验中,参与劳动,分享成果,深刻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取得了以劳养正,以正育蒙的良好育人效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几年来,学校食堂先后荣获“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暨文明餐桌示范单位”“市级健康示范餐厅”“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编辑:朱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