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三牛”精神书写“美” | 最美教师——任菊
发布日期:2021-09-14 08:41 信息来源: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她用“三牛”精神书写“美” | 最美教师——任菊

任菊,现任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小学部数学教师、班主任、级部主任。系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从教27年来,她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自律信条,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用青春年华诠释着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人生,影响和带动着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用痴心、潜心、爱心书写教师的美。

 

痴心系讲坛

书写老黄牛的“奋斗美”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1994年7月,任菊怀揣着教育梦想来到了大王庄中心中学任教。当时师资缺乏,学校领导安排她任教英语。可只在初中学过三年英语的她,如何能胜任英语教学呢?她感觉压力山大。“你年轻,一定能行,慢慢学习,我相信你!”校长的叮嘱让她信心倍增。她伴着“学教英语”的信念,开启了边学边教的创业之路。

在她的眼中,教学无小事,件件彰显大情怀。白天,她向老教师学习,与新教师讨论;晚上住在宿舍里,抱着课本和教参,记下一个个单词,写下一个个词语,理解梳理一个个句型。就这样办公室、教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坚持了4年,硬是把初中四年的英语教材全部学完,同时学完了高中三年的英语课程,她所教的2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毕业的第4年,她便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了英语学科教研组长。

2008年9月,任老师调入新建的莲河学校工作,任教一年级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参加工作十余年来,她一直在初中任教英语,对小学数学教材一点也不了解。看着简单的1+1=2,怎么教给学生?这让她犯了难。她又从“苦学”起步,捧起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深研细究,从图书室借来了小学数学的全部10册教材,利用课余学习、钻研,同时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从网上看课例,以百倍的努力,迅速吃透新教材,整理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天道酬勤,宁静致远。由于教学实绩突出,任菊老师先后十余次获得市、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莱城区教学能手,2017年先后荣获市、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多次执教市区公开课,2020年在“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济南市一等奖,并获省级优课,多篇教学论文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

 

潜心做科研

书写拓荒牛的“创新美”

 

任菊老师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分析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同时她还走出校门去学习,参与了原莱城区QQ互动群组,开展即时交流,与群友共同商讨、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参加UC、金星教研室、呱呱社区的网络教研活动,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吸取更新更广泛的营养。以博客为个人空间,积极撰写个人日志,教学反思、工作日记、学习心得、问题思考、经验论文等,以反思促成长,形成个人博文集《橘子花开》,她的博客被评为全区优秀博客。

她常年坚持教学研究,厚实业务内功,取得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参与了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和应用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2011年10月,她主持的课题《利用数学故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成为省级立项课题,2014年2月顺利结题,探索出了“巧用故事提质量”的教学模式。2016年5月,她主持的莱芜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的研究》通过了市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并被评为重点课题。

她探索出了“巧用故事提质量”的教学模式,将其分为导入新课用故事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用故事促进探索——巩固练习用故事调动情绪——拓展运用讲故事设置悬念四步,在数学故事的课堂上,孩子们有了一双“数学的眼睛”,他们乐于观察体验、实践探索,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她编写了“构筑理想课堂”用书《赢在课堂》共十册,每年级分上下两册,老师们平时上课使用,可以适当补充内容,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研发了校本课程系列用书《思维训练用本》,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她编写了 “数学智趣课堂”丛书。丛书按一至五年级编排,共十册,按照不同年级数学学习目标的梯度要求,科学编排,精心选材,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操作性。使学生们从一年级的《玩转数学》开始,走进二年级的《开心数学园》,一起去三年级的《数学寻趣》,探索四年级的《数学万花筒》的奥秘,到了五年级,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一段《奇妙的数学之旅》。

她设计印刷了《课课优练》、《错题·反思》和《思维训练卡》。结合平时的作业布置选择使用,使生活化的作业不至于流于形式,便于老师们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她参与了《进行数学阅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与老师们一起探索出了数学阅读课教学流程:即激趣导入—粗读—细读—反思四个环节,开发了《小书谜成长足迹》学生阅读记录本,引导孩子们掌握了数学阅读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

近两年来,任老师积极参加区实验数学的研究与教学,参与培训一百多学时,撰写反思十余篇。参加了实验数学活动用书的编写工作,受到师生的一致肯定。

 

爱心抓管理

书写孺子牛的“奉献美”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作为一名班主任,承担了比普通教师更多的教育责任,从知识到做人,从成长到成才,班主任责无旁贷。任菊老师始终坚信“爱是最好的教育,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教学上就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她把关爱奉献给了学生。任老师从农村走来,有着土地一样的质朴,有着家乡泉水一般澄澈的心灵。她特别关注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关注那些在心理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她常说:“对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学生不仅要爱,而且要‘偏爱’。”小阳的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奶奶,缺乏引导和管束,学习成绩差。任老师几乎每天都找他谈心,有一点进步就公开表扬他,用无私的爱温暖他,激励他。一段时间下来,他变得爱学习了,也不再打架了,后来还考取了大学;小超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得了重病。为了让小超感受到大家的温暖,每年任老师都会给小超和其他几名留守儿童过生日;浩浩是个自闭症孩子,了解了情况后,她发动同学们主动帮助浩浩。上课的时候,如果浩浩闹脾气,任老师就摸摸他的头,安抚他。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浩浩终于能和老师、同学们有一两句的交流了。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7年的教育生涯,任老师就是用一颗炽热的心,爱着她的学生、她的班级、她的学校。2009年,任老师通过竞争上岗成为了一名级部主任。她相信:只有自己以身作则,细心管理,才能取得老师们的由衷认可与积极配合,才能不辜负领导的重托,不辜负老师们的信任,不辜负家长和学生的期望。每天早晨,无论春夏微露曙光,还是秋冬一地黑暗,她总是第一个到校;7点半准时巡查教室,看教师到班情况、学生精神状态、教室卫生等。之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阅卷,矫正讲评;查缺,补漏,个别辅导;纪律,卫生,健康安全等,构成了她的日常生活。下午,等到最后一名学生离校,她才踏上回家的路。“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这是任老师传递给级部老师的信念。12年来,任老师时时处处身先士卒,她领导的级部年年被评为优秀级部,2015年被评为“莱城区巾帼文明岗”,2017年,她光荣的被评为“莱城区优秀党员”。

2020年春节过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我们开学的脚步。为了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网课有实效。”任老师摸清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帮他们查缺补漏,尽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同时建立各种工作群,及时汇报各项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任老师主动请缨录制微课。第一次用了4台电脑,2台平板,n次都没录好。于是屡次向别的老师请教,学习,用了一星期才录好了第一节微课。后来级部组织的“线上家长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开学预备会”的微视频都是她自己录制的,效果非常好。

一支粉笔,不多不少,正好是一份责任的重量。三尺讲台,不大不小,正好是一片传道授业的天地。学生们说:“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们人生最大的幸福!”而对任老师来说,学生的成长,就是她这位做老师的最大的幸福!今后她会继续发扬“三牛”精神,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上争做最美教师!


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