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守演绎精彩,用爱心静待花开 | 最美教师——亓宗峰
发布日期:2021-09-13 17:33 信息来源: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和体育局
信息来源:莱芜区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以坚守演绎精彩,用爱心静待花开 | 最美教师——亓宗峰

亓宗峰,莱芜第二中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吐丝口这方热土,25载真爱如雨,育人无痕,用辛勤的汗水践行着“一辈子做好老师”的誓言,用真挚的爱心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的无悔选择。

时光荏苒,从初为人师的苦闷、迷茫到而今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亓宗峰走过了一段苦乐交织的心路历程。心海拾贝,他时常会忆起与孩子们共同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在他生命中难以忘怀的片段……

 

风雨兼程廿五载情系乡村播春晖

 

从小在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长大,贫苦的生活让亓宗峰深深懂得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为人师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间萌芽,怀揣坚定的理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1996年,师范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莱芜二中,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他就暗下决心:不负青春理想,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二中报到的第一天,锈迹斑斑的铁大门、简陋破旧的校舍、十几个新分配教师挤一口教室的住宿条件、一日三餐都不便的生活境况,让他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但毕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条件差点、生活苦点他都不在乎,一想到马上就能在三尺讲台实现憧憬已久的教育理想,他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可初登讲台的几堂课,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没有意想中的书声琅琅,没有唇枪舌剑的交流碰撞,了无生趣的课堂,一片沉闷与死寂。了解后发现,二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从小读书少,基础差,底子薄,再加上当时流行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思想,孩子们根本不重视语文学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现实情境,让教学举步维艰,残酷的现实猛烈地击打着他,让他身心疲惫。他一度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中,甚至想过放弃。然而,当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校园,面对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无邪的心灵;当课间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当夜深人静,聆听孩子们日记中那一声声真情的诉说,他又是那么激动,那么不舍。他心软了。他选择了坚守,而这一守,就是25年。

山重水复疑无路!他开始近乎疯狂地、一遍遍地咀嚼《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健康枕边书》等教育理论书籍,如饥似渴地向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育名家寻找答案。“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如果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考虑一下,往往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吕叔湘老先生的话让他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是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何不另辟蹊径呢?在闪闪的灵光的招引下,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柳暗花明的新转折。

他开始和学生交朋友。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学习情况了如指掌,挨个拉家常,陪孩子们打篮球、下象棋、踢毽子,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不失时机地捕捉教育契机,孩子们在生活中有烦心事的时候,他给予耐心疏导;孩子们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他都倾力相助;对家庭困难学子他更是关心备至。渐渐地孩子们与他无话不说,他成了知心大哥哥。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喜欢上了他的语文课。

必须让孩子们爱上读书!他在寻找机会。那天恰好讲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刚导入课文,几个皮孩子就打趣说:“老师,读一段呗!”看着他们嬉皮笑脸的样子,亓宗峰知道,这与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凝重的情感是极不相符的。机不可失!如果能通过范读,唤起孩子们对那段历史往事的记忆,或许能让他们从中得到启迪。于是,他先用平淡舒缓的语调带孩子们进入了鲁迅与几个有志文学青年交往的回忆……孩子们沉浸在历史片段的美好情境中,点滴交往的趣事让他们脸上时而荡漾着阳光般的笑容。既而,随着事件的发展,作者情感的变化,他的声音渐渐变得低沉、悲愤,因为五个有着花样年华热血青年的遇害,整个世界都在为之悲泣。孩子们脸上的阳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惊,是悲伤,是愤怒!文章读完,教室里一片静寂,亓宗峰发现,许多孩子的眼里噙着泪花,表情凝重,坚定的目光里似乎写着这样的字眼:永不忘记,永远不屈。也许是亓宗峰范读时带着太多的情感因素传染了孩子们,但其实他更相信是文学经典本身的魅力征服了他们,慢慢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读书了。为营造读书氛围,他在班中设立读书角,没有课外读物,他把自己家的上百本书拿来供大家读,还自费订阅了十余种报刊杂志和孩子们共读。书声琅琅沁人心!读书,让孩子们思考着人的命运的沉沦,感受着人性美的动人光环,认识着社会问题潜在的巨大危机,也体验着生命涌动时的可爱光辉。

他致力于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面对悄然来袭的新课改,面对“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效率低”的现状,当大多数教师还在徘徊、观望、等待的时候,他勇于迎“风”,敢于破“浪”,积极投身课改实践,潜心研究并探索“三段五步一渗透”的“351”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走进亓宗峰的语文课堂,你会发现:书声琅琅,沁人心脾,“每日一读”“奇文共赏”点燃学习热情;“读”占鳌头,“情”动课堂,音读、意读、情读、悟读,处处涌动着独特的生命体验;拓展探究,激扬文字,碰撞思维,时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他把整个的身心都用在了教学上。“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渴望不可及的寻觅与追逐,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深谷中的路旁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过路人:‘慢慢走,欣赏啊’!”这不是诗词大会的现场,其实是亓宗峰课堂上的开场白。字字珠玑的背后,凝聚着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对每一堂课都精雕细琢!备课、搜资料、做课件,电脑前、书桌旁,一坐几个小时是常态。从导语到结束语,整个流程,反复琢磨。逢到难点紧要处,百思不得解,食不甘味。有时候正吃着饭,灵感突至,奇想突发,愁眉舒展,碗筷一扔,快速拿出纸笔记下,生怕偶得的那一点灵感转瞬即逝。每每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妻儿已沉沉睡去,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围绕每一教学环节,一步步,一条条,慢慢梳理,仔细琢磨,也不知到了几点,实在困得不行了,才和衣而睡。睡梦中,还老是一遍遍过电影般地重复、纠结某一种设计、某一个环节,辗转反侧、寝不安席。感觉累虚脱了,也想放弃。但一想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又浑身充满了力量!当把一堂相对完满的课堂呈现给孩子的时候,所有的辛酸和疲惫一扫而光,心里全是满足和欣慰。

他还把课堂搬到了课外。紫藤架下,蝶舞翩跹,小鸟啁鸣,朗诵社的孩子们漫步文化长廊中,吟咏诗韵,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文蓝轩边,花团锦簇,曲径通幽,读书社的孩子们静坐在花园长椅上,览传世经典,掬一脉书香;桃李亭畔,桃李芬芳,流水潺潺,文学社的社员们围坐在一起,闲看亭前花开落,坐观天上云卷舒,好不惬意萦怀;校史展室里,或驻足观望,或流连忘返,采风社的小记者们忆往昔峥嵘岁月,捕捉思想感情的火花,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每一届高考来临,亓宗峰的班级总能书写高考神话,“亓家将”自此得名。他也收获了无数个教学一等奖,多次在全市现场会上执教观摩课,参加全国创新写作观摩教学大赛获二等奖;先后荣获市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于漪先生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亓宗峰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践行着“一辈子做好老师”的诺言。

 

丹心一片育桃李春风化雨润心田

 

25年的工作经历,使亓宗峰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对他而言,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经不住诱惑,自制力差,紧一紧可能会走上阳光大道,松一松可能会跌入万丈深渊,对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亓宗峰深知其难,也更知其重要,有时要付出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辛劳。小超近段时间成绩下滑严重,暗中了解才知他晚休后外出上网,但问他就是不承认。为抓到证据,亓宗峰选择了“蹲守”。连续三晚守候到12点,没有发现异常。第四天继续蹲守,那时正值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尽管衣服裹了里三层外三层,可刺骨的寒风还是让他不禁直打寒战。已经快12点了,连续几天的蹲守让他有点吃不消了。要不算了吧!可是一想到家长会上小超父母那苍老的面孔、诚恳的嘱托,他咬咬牙继续坚持。12点刚过,他突然发现一个黑影从宿舍三楼窗户沿着下水管道溜下来,借着微弱的路灯光,他一眼就认出了是小超。正当小超自以为得计,鬼鬼祟祟正欲逃脱时,一抬头看见班主任竟站在跟前,顿时惊慌失措。亓宗峰没有批评他,而是脱下大衣披在他身上,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太晚了,快回去睡觉吧,小心着凉。” 第二天一早,小超拿着大衣来到办公室,一进门,看到亓老师感冒流涕的样子,他突然像意识到了什么,瞬间眼圈微红,低下头,用低沉但坚定的声音说:“老师,看我以后的表现吧!”那年高考,小超一本上线,被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大学毕业的他在济南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逢年过节都回去看望亓老师。

在老师同学眼中,小杰是个标准的“坏孩子”,抽烟喝酒爱打架不说,居然还偷东西。一天,正在吃午饭的亓宗峰接到了学校巡查领导的电话,说他班小杰午休去器械室偷篮球,被逮了个正着。亓宗峰撂下碗筷,火速赶到现场,看到被揪着的小杰不停地反驳着“我没偷”。亓宗峰知道这孩子超级喜欢打篮球,“偷”还不至于,想“借”来打是真的;他还知道一旦“偷”字定义在孩子身上,会对他的接下来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对领导说“误会误会”,是自己想借个篮球用一下,特意安排他来拿的。就这样三言两语解了围,亓宗峰回头把自己的篮球送给了他。后来,小杰大错没犯,但小错不断,亓宗峰一次次的选择了宽容和信任。知道他喜欢篆刻,还和朋友讨了块玉石送给他;知道他喜欢集邮,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套邮票送给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慢慢地,“坏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积极进取、关心他人、勤奋学习的人。一天,亓宗峰收到一个小小的邮包,是远在北京上大学的小杰寄来的,打开来,是一枚精美的印章,印章的底部刻着亓宗峰的名字,四周,在镂花的玉石中间,分别刻着一个大大的“诚”字。亓宗峰的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成父亲病重瘫痪,为了给父亲治病,整个家庭负债累累,小成被迫辍学。为让孩子尽快复学,亓宗峰为他申请了特困生,垫付了学杂费。当他冒雨骑着自行车,沿着几十里的泥泞山路来到孩子家,望着苍白羸弱的父亲和孩子绝望的眼神,他抑制着满腹心酸,微笑着说:“老师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你学习这么优秀,学校为了奖励你,将你的学杂费免了。”小成高兴地笑了,笑容里写满了喜悦与感激。虽然他并不知道这学费是亓老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来的,但亓宗峰知道,让孩子回到学校读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复学后,亓宗峰给他买衣服、学习用品,给他订牛奶,叫他到家里吃饭,生病了陪他看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考上大学的小成在来信中写道:“亓老师,从您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父爱深沉,什么是慈爱安详,您的恩情我将铭记一生。”

多年来,亓宗峰言传身教,他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连年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他的付出换来了市区优秀班主任、创新班主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换来了学生集体为他过生日的难忘情景,换来了毕业多年一直保持联系着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年教师节前后,雪花一样的信笺如期飘至:“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中那凤凰花又开,游子的热泪润湿襟怀,心念恩师情深似海。敬爱的亓老师,祝您永远健康快乐!”“俯首是您慈祥的笑脸,仰首是您甜蜜的微笑,睁眼是您温柔的抚摸,闭眼是您谆谆的教导。亓老师,我永远敬您,爱您!”或许,这些真情淋漓的文字,还不能道出亓宗峰为人师的全部内涵,但我们至少从中感受到了他的精神——一种奉献的圣洁和爱的伟岸!

 

愿吾此心长不已此树终有开花时

 

他勤勉做事。除了日常教学,亓宗峰还兼着学校的宣传和党建工作,天天写稿子,报材料,忙得不可开交。电脑中大大小小的文稿累计有13200多个,是他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劳作的结晶。而这些基本上都是他在教学之余完成的。白天忙着教学没时间写,只能晚上写,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到了深夜。妻子心疼他,常常抱怨地说,“几点了还在写?累坏了身子咋办!”他笑笑说,“只要对学校有好处,咱累点没啥。”由于工作突出,他被评为济南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区教体系统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他本色做人。2015年清明节前夕,两个衣着朴素的外地人到学校打听莱芜战役中牺牲的于志海烈士,亓宗峰热情接待,问明来意后,便毫不犹豫地领着他们去三里地外的吐丝口烈士陵园寻找,最终找到了位于陵园一角的于志海之墓,并往返口镇街帮买了花篮祭奠,事情办完后他们才说是扬州志海油品有限公司的两位老总,而于志海是他们的叔叔,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寻找叔叔的埋骨之处,莱芜的大街小巷都跑遍了没有着落,今天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之前去了几家单位询问都吃了闭门羹。也许是亓宗峰的热情至诚感染了他们,他们当场决定每年资助二中助学金2万元,至今已经七年。

曾经,亓宗峰有多次进城的机会,他都主动放弃了,很多人不解,在一次事迹报告会上,他说了这样的话:“育人是我使命,坚守是我初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亓宗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位普通的教师,一个痴情教育、默默奉献、爱生如子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孩子爱戴、师生敬佩的好老师!从事教育工作25年风雨沧桑,亓宗峰依然心性不变,他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人生乐章!


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