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古为赢、牟,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冶炼中心,《汉书·地理志》载“赢有铁官”,境内丰富的煤炭、铜矿、铁矿、锡矿资源为冶炼千年而不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重要的冶炼遗址有口镇渣子洞、运粮山铜矿(汉代)、矿山铁矿(唐代)、黄石山矿坑(隋唐时期)等,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锡石、锡渣,《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莱芜有‘铁治十四、铜冶十八、铜坑四,且产锡’”。这就足以见证莱芜炼锡和锡制品加工的悠久历史,此外,莱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钱币铸造业也比较发达,曾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和钱范,铸造这些器物,“锡”是必不可少的原料,莱芜几千年的矿冶文明,为莱芜锡雕工艺的诞生和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莱芜锡雕成为上千年矿冶闻名的延续和历史的见证。
我国制锡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莱芜制锡艺术在清朝乾隆年间为鼎盛大时期。当时,从事锡加工制作的业者不下千人,器物主要以生活用品和礼器为主。据传,当时到处是打锡卖锡的吆喝声,加工作坊主要分布在莱城西关、杨庄(镇)、寨里(镇)一带,锡制品成了婚丧嫁娶、馈赠亲友的工艺品,因此,锡加工成为当时莱芜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也是村民农闲时的主要经济来源。莱芜锡雕艺人在此基础上,选取质地、色泽俱佳的上等锡,精工细作,摸索创作出了观赏使用并重的艺术制品,收藏价值较高。
“莱芜锡雕”以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独具一格而著称于世,并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曲阜博物馆珍藏的部分锡制品,是乾隆为女儿出嫁时专门定制的嫁妆之一,史料记载为“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最保留的稀世珍品。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银质奖
中华民国三年山东全省物品展览会优等褒奖银牌
公元1914年美国全球物品展览会上,莱芜锡雕荣获“巧手如神”、“妙夺天工”两大金奖;1914年获得南洋展览会最优龙牌奖;第五代传人王俊亭(字洪熙、王氏五六十六世祖)的作品于公元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银质奖,莱芜锡雕艺术从此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在民国初年《莱芜县志》中有文字记载为:“一锡器,西关王瑞呈工制锡器,远近驰名,能仿古鼎、彝尊、罍等工雅绝伦;会率子鸿玺、瀹生、峻亭、景颇、孙茂森于赛南洋会,又北京评议会均得最优等奖章,又巴拿马赛会,得精金牌奖章,又济南赛会各得金牌银牌奖章”。
莱芜锡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良,巧夺天工;民族风格浓郁,陈设实用两相宜,独树一帜,名噪艺坛,实为中国民间艺术之奇葩。
莱芜锡雕作品展示:
一、王家锡雕
1、作品名称:独占鳌头砚台
作品作者:王圣良
创作年代:2009年
作品尺寸:作品整高 50厘米,长37厘米,宽35厘米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
在科举时代,殿试中独得第一名的状元,金榜题名的时候,在殿上状元出列站在最前面,并踩在地毯上的绣龙之首,所以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独占鳌头。独占鳌头,寓意居于首位,飞黄腾达。
制作技艺:
作品为一展翅的丹顶鹤单腿站立在一中国传统吉祥动物“鳌”的背上,神情自然飘逸。
鹤体为中空结构,将按设计要求剪切好的锡板,用小锤打出身体轮廓,焊接起来,经过整形抛光,再用浅浮雕工艺,雕刻出羽毛和腿部的鳞片。下部的鳌,采用独创的拉焊手法,在中空的圆管上塑造出头部、四肢,再按照设计要求焊接。其上的龟盖上面阴雕有一百个不同的汉字“福”,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祝愿。
作品采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纯锡制作,器物表面阴雕、阳雕并用,增加了表面装饰纹饰的体积感与协调感。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敲击、塑形,既完成了器体的制作,又增加了锡器的密度,经手工精抛光后呈现出自然的珠光色。
艺术特点:
纯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手工技法打造器物外形,所成作品多为空心结构。工艺流程可分为:设计、制板、选料、裁剪、成型、焊接、整形、抛光、雕刻、再抛光十个主要制作步骤。在雕刻技法上借鉴木雕、石雕的雕刻工艺,又独创了“拉焊”、“堆焊”的金属雕刻技法,塑造作品形象上可加可减,深浅浮雕并用,作品灵动自然。
作品全部采用“锡都”个旧生产的国际免检产品“云山”牌纯锡制作,它的锡含量达到99.9%以上,被喻为“绿色金属”。所制锡器以色如银,亮如镜,温润略带珠光色,声如磬而独具特色。
2、作品名称:福寿双鹤
作品作者:王圣良
创作年代:2002年
作品尺寸:高 30厘米,长25厘米。,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
作品围绕“福寿”为创作元素,以一对丹顶鹤及浮雕在底盘上的蝙蝠为设计主题。丹顶鹤在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健康的象征。蝙蝠省称“蝠”,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
制作技艺:
在这件作品中以两只潇洒飘逸的仙鹤为主体,一只警觉的高昂着头似守卫着一旁正在进食的仙鹤。两鹤并肩站立在如意云形纹的底座上。作品采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纯锡制作,器物表面阴雕、阳雕并用,增加了表面装饰纹饰的体积感与协调感。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敲击、塑形,既完成了器体的制作,又增加了锡器的密度,经手工精抛光后呈现出自然的珠光色。
艺术特点:
纯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手工技法打造器物外形,所成作品多为空心结构。工艺流程可分为:设计、制板、选料、裁剪、成型、焊接、整形、抛光、雕刻、再抛光十个主要制作步骤。在雕刻技法上借鉴木雕、石雕的雕刻工艺,又独创了“拉焊”、“堆焊”的金属雕刻技法,塑造作品形象上可加可减,深浅浮雕并用,作品灵动自然。
作品全部采用“锡都”个旧生产的国际免检产品“云山”牌纯锡制作,它的锡含量达到99.9%以上,被喻为“绿色金属”。所制锡器以色如银,亮如镜,温润略带珠光色,声如磬而独具特色。
.3、作品名称:龚春茶具
作品作者:王圣良
创作年代:2000年
作品尺寸:高16厘米,宽10厘米,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
作品仿照供春壶的样式制作,用经过抛光的器皿造型,突出强调龚春壶的轮廓及体积感。
制作技艺:
通体以精锡制作,壶把以天然藤条缠绕,壶体运用浅浮雕工艺雕刻一迎客松作为装饰。
艺术特点:
纯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手工技法打造器物外形,所成作品多为空心结构。工艺流程可分为:设计、制板、选料、裁剪、成型、焊接、整形、抛光、雕刻、再抛光十个主要制作步骤。在雕刻技法上借鉴木雕、石雕的雕刻工艺,又独创了“拉焊”、“堆焊”的金属雕刻技法,塑造作品形象上可加可减,深浅浮雕并用,作品灵动自然。
作品全部采用“锡都”个旧生产的国际免检产品“云山”牌纯锡制作,它的锡含量达到99.9%以上,被喻为“绿色金属”。所制锡器以色如银,亮如镜,温润略带珠光色,声如磬而独具特色。
4、作品名称:九龙兽耳香鼎
作品作者:王圣良
创作年代:1992年
作品尺寸:高25厘米,18厘米,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
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周代青铜器——师趛鬲,作品用三个龙头做鼎的支足,两个经变形夸张的狮子头,口衔铜质圆环作为鼎的把持。鼎的上部盘卧一采用透雕工艺与锡雕工艺所独有的拉焊工艺做出的飞龙,增加了作品的气势与灵动。
制作技艺:
作品采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纯锡制作,器物表面阴雕、阳雕并用,增加了表面装饰纹饰的体积感与协调感。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敲击、塑形,既完成了器体的制作,又增加了锡器的密度,经手工精抛光后呈现出自然的珠光色。
艺术特点:
纯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手工技法打造器物外形,所成作品多为空心结构。工艺流程可分为:设计、制板、选料、裁剪、成型、焊接、整形、抛光、雕刻、再抛光十个主要制作步骤。在雕刻技法上借鉴木雕、石雕的雕刻工艺,又独创了“拉焊”、“堆焊”的金属雕刻技法,塑造作品形象上可加可减,深浅浮雕并用,作品灵动自然。
作品全部采用“锡都”个旧生产的国际免检产品“云山”牌纯锡制作,它的锡含量达到99.9%以上,被喻为“绿色金属”。所制锡器以色如银,亮如镜,温润略带珠光色,声如磬而独具特色。
5、作品名称:弦纹平安酒具
作品作者:王圣良
创作年代:1996年
作品尺寸:高18厘米,长17厘米。,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
作品创作思路来于象征吉祥平安的传统器皿:弦纹瓶 ,结合锡雕表现手法,艺术再创作的一件新作。
制作技艺:
在这件作品中,在弦纹瓶壶身上錾刻一支腊梅,以一变形的龙为壶把,以一长柄圆形柄为壶钮,处处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美感。
作品采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纯锡制作,器物表面阴雕、阳雕并用,增加了表面装饰纹饰的体积感与协调感。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敲击、塑形,既完成了器体的制作,又增加了锡器的密度,经手工精抛光后呈现出自然的珠光色。
艺术特点:
纯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手工技法打造器物外形,所成作品多为空心结构。工艺流程可分为:设计、制板、选料、裁剪、成型、焊接、整形、抛光、雕刻、再抛光十个主要制作步骤。在雕刻技法上借鉴木雕、石雕的雕刻工艺,又独创了“拉焊”、“堆焊”的金属雕刻技法,塑造作品形象上可加可减,深浅浮雕并用,作品灵动自然。
作品全部采用“锡都”个旧生产的国际免检产品“云山”牌纯锡制作,它的锡含量达到99.9%以上,被喻为“绿色金属”。所制锡器以色如银,亮如镜,温润略带珠光色,声如磬而独具特色。
二、鲁王工坊锡雕
(1号)
作品名称:高山流水-茶壶
作品作者:王千钧
创作年代:2010年
作品尺寸:高20*宽15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高山流水觅知音
制作技艺:鲁王工坊传统手工技艺。
艺术特点:极简的艺术风格
(2号)
作品名称:山居图-笔筒
作品作者:王千钧
创作年代:2012年
作品尺寸:高21*宽16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枕山听松涛,心远隔市嚣。粗茶三餐饭,夜静明月高。展卷读经史,研墨画鱼樵。自比王摩诘,禅定万愁销。
制作技艺:鲁王工坊传统手工技艺。
艺术特点:极简的艺术风格。
(3号)
作品名称:泰山石敢当
作品作者:王千钧
创作年代:2012年
作品尺寸:高30*宽15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传达人们对国泰民安,主张正义,扶正驱邪,祈求平安的心理诉求。
制作技艺:鲁王工坊传统手工技艺。
艺术特点:极简的艺术风格。
(4号)
作品名称:嬴牟观复图-提梁茶壶
作品作者:王千钧
创作年代:2013年
作品尺寸:高16*宽8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展示莱芜的山-莲花山(历史悠久的佛道圣地);水-雪野湖(山东省第二大湖);城-齐长城(比秦始皇长城还要早几百年的长城)。
制作技艺:鲁王工坊传统手工技艺。
艺术特点:多材质组合,极简的艺术风格。
(5号)
作品名称:水波纹-酒壶
作品作者:王千钧
创作年代:2005年
作品尺寸:高12*宽10
作品简介:
主题及创意:温馨、平静、平稳、质朴。
制作技艺:鲁王工坊传统手工技艺。
艺术特点:极简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