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人民政府 | 组配分类: | 乡镇动态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0-04-03 |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坚持以“1634”党建工作体系为统领,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努力实现全镇基层党建工作大改进、大提升、大突破,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特色化、示范化建设水平。
坚持一条主线。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线,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结合镇村总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大力发展蘑菇、蔬菜、加工、民宿等产业,回引乡贤人才,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谋发展作文章,在打造乡村振兴鲁西—石桥子—大辛庄—卢家庄—冶河示范带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在方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村村有变化、有看头、有特色。
夯实六项基础。一是在基本阵地方面,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村级场所进行改造提升,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活动场所合理布局、干净整洁、功能完善,进一步规范村“两委”标牌悬挂、公开栏设置、国旗党旗悬挂、党建宣传标语粉刷、奖励牌匾摆放、党建资料整理等,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二是在基本组织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决策议事职能,切实发挥各自职责作用。进一步规范村党组织设置,重点解决“超大”党支部、党总支不合理设置问题。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强化党务、村务、财务和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提升村级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民生化、法制化水平。三是在基本制度方面,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村党组织书记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健全落实村干部岗位目标、职责任务、坐班值班、民主评议等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村庄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决策程序,确保公平正义、阳光公开。四是在基本队伍方面,落实好“区委—镇党委—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群众”“六级联动”网格化包挂和“党员联系户”工作,做细做实,精准联系,确保帮扶知晓率达到100%。加快培养后备力量,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继续公开选聘“乡村振兴助理员”,为基层党组织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加强村“两委”干部经常性集中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专题培训、现场教学、观摩交流、警示教育等方式,提高履职服务能力。五是在基本活动方面,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整改整治任务落实。创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活动形式,激发党员活力和内生动力。开展党组织评星定级、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出彩的浓厚氛围。六是在基本保障方面,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力度,为村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充分利用村庄资源,探索“党支部+”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基层党组织经费支出,让基层党员干部明明白白干事,干干净净做人。
推进三项行动。一是深化“三资”清理提升行动。继续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整顿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私自占用、低价承包、无偿使用及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费长期拖欠等突出问题。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对“三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依法规范管理,并长期坚持,确保村集体每年持续增收。二是规范“三务”公开提升行动。对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坚持“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即时公开”的原则,凡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主题党日+阳光议事”等程序规范进行,进行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新公开形式,力求公开实效。三是加强“三化”建设提升行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有关规定,规范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泉城党建”和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加强党员信息化教育管理。
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固本增收”工程。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办创办企业或合作社,鼓励成立土地、农机、技术、劳务输出、农产品种销、农资供应等方面的专业合作社,每个村年内至少创办一个经济实体。在“三资”清理的基础上,规范资金合理使用,规范资产保值增值,规范资源承包合同,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5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有较大幅度增加。二是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通过“头雁指数”量化指标评价,选优配强一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业绩过硬、作风过硬、口碑过硬的村党组织书记。下深水挖掘本土人才,从退役军人、在外创业人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优秀人才中,吸引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有一定创业规模的在外能人回村任职。通过选聘本村有影响、有威望的领导干部、创业能人、退休教师、致富大户、在外人才、返乡大学生等担任村级发展顾问,回引凝聚人才,助推村庄发展。三是实施“区域共建”工程。牢固树立“大党建”工作理念,设立五个党建工作区,形成区域工作合力,突显区域党建特色,打造区域党建品牌。按照合村并居、项目拆迁、产业基础等发展布局,通过跨村联建、村企共建、产业联建、并居新建等方式,推进党建共同体或党建联合体建设。坚持以“区域共建”为抓手,充分利用区域内土地、设施、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事务共商、发展共促。四是实施“智慧党建”工程。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合作方式,打造沈家岭村、鲁西村“智慧党建”项目,通过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软件系统的开发,切实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坚持以点带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逐步完善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全镇农村党建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结合农村年轻党员流动性强的实际,充分利用微信群、视频会等形式,加强联络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服务零距离,为党员履行权利和义务创造条件、提供便利。